“傍平安”模式風險幾何
采訪中《金證券》記者發現,與穩盈-安e貸打出“年化利率”不同的是,陸金所也有“年化收益率”的產品。只不過起售門檻較高,作為“專享產品”客戶必須認證。
比如最新一款彩虹-利岳01N號,預期年化收益率6.30%,最低投資額10萬元,目前剩余可投資金額是149萬元,計息期是從2014年7月15日至2014年8月18日,期限34天,獲取收益的方式比較簡單,是一次性還本付息。
上述老客戶對《金證券》記者介紹,彩虹項目今年前幾期的預期年化收益率都比較高。
他還發現,陸金所各種期限產品的借款人幾乎都是深圳平安聚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發完了又繼續重新滾動發行。他擔憂,這家公司的還款能力到底如何?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融資項目里并沒有平安聚鑫注冊資本的介紹,而作為擔保方的深圳平安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也沒有披露。
《金證券》記者獲悉,借款人深圳平安聚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陸金所的全資子公司,2013年注冊成立于深圳市,注冊資本僅為1000萬元。而深圳平安投資擔保公司注冊資金只有1億元,注冊成立于2012年10月16日。
公開信息顯示,從2014年4月14日到目前,陸金所理財頻道彩虹項目所有成立的項目涉及金額超過18億元。在P2P備受質疑的當下,平安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能靠得住嗎?
陸金所客服熱線回復《金證券》記者稱,如果擔保公司破產,投資者本金和利息都將損失。該工作人員同時確認,注冊資金確實沒有在項目資料里公開。
相比其他P2P企業,陸金所依靠平安關聯企業的商業模式,似乎安全系數要高一些。不過天下沒有白給的餡餅,高收益對應的是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