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投資融資俱樂部:fdctz888,13萬地產精英關注,交流合作請加微信fdctz8888,實名驗證后拉你進入各交流合作微信群。
業內人士透露,大量私募基金均存在類資金池,通過超募或假項目,借新還舊,一旦房地產市場變差,投資者觀望,沒有新的錢進來,就只好虧錢,或跑路。
爆發于7月初的河北海滄延期兌付事件持續發酵。據知情人士7月下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目前已知的受損投資者達300多名,包括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分布于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石家莊和福建等多地,被卷走金額至少5億元人民幣。
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成為此次事件中受重創的一方。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已知卷入其中的包括上海一家中型機構,東莞一家銀行,以及深圳一家第三方理財機構。
亂象并不止于此。海滄引爆了地產私募基金普遍存在的類資金池和平臺擔保問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類似海滄的地產基金并不在少數,甚至在北京、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同樣存在,一旦市場下行,借新而不能還舊,基金管理者便難免跑路。
無奈之下,多地投資者已委托律師向事件各相關方發律師函,尋求解決方案。
“目前監管缺失存在空白。”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然而,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教訓也許才剛剛開始。在房地產市場進入弱周期之際,更多私募資金池或將被引爆。兌付危機的爆發將進一步加重投資者的觀望情緒,造成更多私募基金的兌付壓力,加速地產基金行業的洗牌。
姜濤的生意經
出生于1981年的海滄前法人代表姜濤,被熟悉他的人所知曉,是一個優秀的基金銷售員。姜濤前老板之一、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對其評價是:有商業悟性,銷售能力強,逮到機會就上。
2012年夏天,姜濤自己主動找到這家基金位于河北的分部,成為了一名基金銷售員,銷售業績優異的他,幾個月后選擇了離開。
這幾個月的經歷,被姜濤的前同事解讀為是來“偷師”的。姜濤前老板回憶稱,姜濤的一大長處就是用利益來捆綁各相關方,比如用高傭金來吸引第三方理財機構或個人,并許以厚利。這一招數,沿用到了后來他自己的生意中。
海滄旗下的幾個有限合伙產品中,委貸協議中融資方給海滄的利息僅為年化14%,而另一邊,海滄對投資人承諾的年利率則平均在12.5%左右。
在整個鏈條中,融資方以低成本融得資金,擔保公司輕松賺取擔保費,代銷方獲得高傭金,投資者被許以高息回報。姜濤以他的方式似乎營造了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
然而,據業內人士介紹,海滄需要支付給擔保公司3%左右的擔保費用,加上銷售和推廣成本,如果按照上述模式,海滄肯定是虧本的。“可以解釋的可能性是,基金超募部分被拿去放高利貸了。”該人士說。
美麗的假象背后,是隱秘的資金池黑洞。公開資料顯示,在海滄的多個項目中,均存在超募現象,并且存在三個虛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