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9月10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王慶祺)長沙芙蓉中路與營盤東路的交界處,“錢柜KTV”的招牌已被取下,這個長沙KTV行業的龍頭老大,已于今年5月關門停業。
作為第二家進駐長沙市場的全國連鎖KTV,“錢柜的裝修、餐飲和服務理念都是后來一些KTV學習的對象,”長沙新麥客KTV總經理李剛說。
但錢柜的“消失”,卻未在行業和消費者中激起太多波瀾。
據長沙市酒吧KTV商會會長富剛提供的數據,2014年長沙市量販式KTV數量已達到250家左右。在本土KTV以潮流裝修和互動等特色吸引年輕人的當下,未能與時俱進的錢柜的黯淡退出似乎已是理所當然。
從月營業額500萬到虧損關門
從2006年7月開業,到今年5月停業,覃晴已經在錢柜工作了8年。談及以往的輝煌,覃晴難掩驕傲,“長沙錢柜最輝煌的時間是2006年到2008年間,店里總共133間房,如果不提前預訂,根本訂不到房,尤其是晚上的黃金時段。”
因為高檔的裝修、自助餐飲以及貼心的管理服務,讓錢柜一下就成為了星城的寵兒。覃晴算了一筆賬,“2006年下半年,錢柜每個月的營業額都是四五百萬,那時候,基本上每天晚上的包廂數都不會低于80間,而且每個房間的平均消費都不會低于1200元。”只要包廂數超過了80間房,店里的工作人員就會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基本上都是輪流吃飯、跟打仗一樣。”
覃晴坦言,那個時候是錢柜最為風光的時候,“我們店還是所有來長沙的明星的首選,像古巨基、容祖兒、周杰倫都來過,快樂家族也很喜歡我們店,以前基本上一個星期來一次。”此外,覃晴也碰到過不少從外地趕來暗訪學習的人,“他們很多人都是過來實地消費,看看我們的管理模式、裝修風格,會把我們的餐飲都嘗一遍,偶爾還會向我們打聽一些事情。”
然而這樣的好運一直持續到2008年上半年,錢柜開始出現疲軟狀態,“每月的營業額下滑到210萬到300萬之間,到了2009年、2010年后,每個月的營業額就只能持平了。”覃晴說,店里每個月的成本不小,至少營業額要沖過160萬才能平本。而2011年之后,錢柜開始出現虧損,即使2013年被廣州一家娛樂公司接手后,短暫經營了一段時間,仍舊處于嚴重虧損狀態。今年5月,錢柜正式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