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宏觀 > 行業 > 正文

李若虹權力背后:給廣發銀行留大量未見光不良資產
2014-08-04 14:24:12   來源:綜合   評論:0 點擊:

  《企業觀察報》記者 張寧  在金融發腐呼聲日高的今天,有一個問題值得整個金融業深思:缺乏剛性的權力約束機制,必然滋生不良資產與

  《企業觀察報》記者 張寧

  在“金融發腐”呼聲日高的今天,有一個問題值得整個金融業深思:缺乏剛性的權力約束機制,必然滋生不良資產與高管腐敗快速增長的溫床

  本輪反腐重拳開始打向金融界。

  7月4日下午,來自廣東省紀委官網的一則公示掀起了輿論震蕩波——廣東省金融辦原副主任、廣發銀行[微博]原董事長李若虹涉嫌嚴重違紀,現正接受組織調查。

  “早該接受調查了!”消息四散,業界如是反應。

廣發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虹案的爆發只是一系列金融腐敗案件的新悲劇(東方IC / 供圖)

廣發銀行前董事長李若虹案的爆發只是一系列金融腐敗案件的新悲劇(東方IC / 供圖)  李若虹的權柄生涯從銀行開始。1994年從中行哈爾濱分行步入廣發銀行之后,他便步步高(12.66, 0.07, 0.56%)升,一路從行長助理走到行長、黨委書記職位,并終于在1999年12月當選為廣發銀行董事長,直到2009年8月,“被調任”廣東省金融辦副主任。

  李若虹時代的廣發銀行給外界留下了太多謎團和猜疑,而這其中尤以2005年引資重組、“廣發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弊案”、“深航收購案”為甚。坐鎮廣發十載春秋中,圍繞李若虹及其治行之策的詬病與爭議從未停止。隨著此次對其調查的深入,這些爭議和猜疑或將被逐一撥開,并得到進一步證實。

  廣發銀行原董事長李若虹“遲到”的被查,將廣發銀行高達580億元的不良資產問題暴露無遺。李若虹的“超級權力”,及由其主導廣發的粗放發展模式,給廣發銀行留下了大量未見光的不良資產。

  從最早的一批頗具代表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到如今上市前路未卜,曾從李若虹“強勢”陰影下一路走來的廣發銀行,在“后李若虹時代”似乎仍無法走出夢魘。

  廣發的“集權”時代?

  “主掌廣發時的李若虹強勢、強硬。”至今,仍有前廣發銀行員工這樣向《企業觀察報》記者回憶。據了解,也正是李若虹的這一特點,留下了廣發銀行的喜與悲。

  “股份的面子,國企的里子”,誕生于1988年的廣發銀行,屬于我國最早成立的一批頗具代表性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然而濃烈的行政化色彩卻嚴重束縛了其改革與發展。據廣發銀行官方資料,當時廣東省財政廳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控制著廣發接近50%的股份。“一家形式上擁有先進管理方式的現代化銀行實質上卻是與中農工建等國有商業銀行相同的‘省有銀行’運作模式。”哈爾濱工程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教授孟凡生這樣向《企業觀察報》記者評價那時的廣發銀行。

  亦有曾任職于廣發銀行的人士向《企業觀察報》記者證實,當時廣發銀行日常工作由政府部分意志直接操控,分行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并各自為政,各家分支機構將對上營銷列為生存策略,已然淪為地方政府的提款機,最終導致了巨大支付困難。

  面對因體制弊端而越來越深的財務黑洞,李若虹時代的廣發銀行開始設法擺脫支付困境,但是廣發銀行由此卻又陷入了另一重危機。

  2002年,廣發銀行董事長李若虹與時任行長張光華之間出現策略之爭。當年8月,從央行[微博]空降廣發銀行行長的張光華,力圖通過推行問題貸款問責制等一系列措施,從體制根源上進行改革。

  “爭取用3-5年時間使廣發具備現代商業銀行的基本特征,盡快實現從一個傳統商業銀行向現代商業銀行的轉變。”彼時,張光華對外宣稱。

  但接下來廣發銀行實行的卻是董事長李若虹定下的“迅速擴大信貸規模以稀釋不良貸款”策略。

  “當時的說法是,張光華的種種計劃皆因‘阻力太大而效果不理想’,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行長,他甚至連基本的人事權都沒有。”前述曾任職廣發銀行的職員說。

相關熱詞搜索:不良資產 權力 背后

上一篇:A股5年締造超50位“明星股東” 持股成本低廉收益豐厚
下一篇:廣州一商場銷售低迷 借“特斯拉”攬客

分享到: 收藏

右側版權信息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財經時報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財經時報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務

  違法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cncaijing@163.com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所有版權 中國財經時報網

  聯系郵箱:cncaijing@163.com              技術QQ:3570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