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點的鐘聲快敲響時,35歲的電工里克·邁里克回到家。房子里空蕩蕩的,寂靜無聲。他然后去查看今年已經完成的工時:4個月來一共工作了130個小時。如果他們希望開始生兒育女的話,這個工時顯然遠遠不夠。
婚后不久,里克和梅麗莎就先后失業。一年后,生活勉強走上正軌,卻迎來一個噩耗:他們懷孕的話可能會很艱難。去年,邁里克夫婦試圖采用試管嬰兒技術,但這至少將花費1.5萬美元。彼時,他們一窮二白,即便是現在他們也無力承受這個經濟負擔。
邁里克夫婦并非個案。金融危機后,數百萬戶美國家庭欣喜地看到經濟正在復蘇,失業率也在下降,但是仍然擔憂未來,因而推遲生育時間,期望等到經濟狀況好轉時再做打算。去年,美國嬰兒出生率觸及歷史最低點:15~44歲的婦女中,平均1000名僅生育62.9個嬰兒。家庭財政困難被認為是引發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
經濟不景氣美國生育率在歷史低點徘徊
家庭財政狀況不佳
里克說:“如果我們養不活孩子,就不會生他們。”養個寶寶太昂貴了:尿布、看醫生、嬰兒護理、食物、衣服等。將來還要上大學。2008年美國經濟觸底時,許多人丟掉了工作,陷入絕望之中。美國生育率也隨之下降,一改之前經濟穩定時的上升趨勢。
到目前為止,生育率仍在持續下降。雖然5年前官方就宣布經濟蕭條的趨勢已經停止,但是上述數字仍能反映還有不少美國人仍在苦苦掙扎,未能跟上經濟復蘇的步伐。
去年美國調查機構蓋洛普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該國民眾延遲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為金錢困擾,對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美國股市雖然有所好轉,大量的經濟數據也顯示前景樂觀,但是在這些渴望為人父母的美國老百姓看來,這些似乎離他們很遙遠。美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的一份報告也顯示,美國許多州的出生率和工資收入息息相關。
研究人員擔心,出生率驟降可能會阻礙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長。移民通常被視為一個可行的辦法,但美國外來移民的人數也在下降。人口的劇烈變化迫使美國人口普查局在2012年重新評估人口數量,預估數字被拉低了9個百分點,降至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