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警官:跟我們聯系了多次,我們也通過我們該用的方法,盡量想辦法偵破這個案件,但這個案件難度確實比較大,我們已經上報了上級公安機關。
專家點評
手機和銀行卡的關聯究竟有多大風險?對于沈先生遭遇的事情,銀行又該不該負責人?奇虎360網絡安全專家陳沖、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邵桐做客節目,就這些問題發表觀點和看法。
沈先生在發現自己的資金賬戶被盜刷后,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給銀行客服打電話凍結賬戶,而是等了一晚上,第二天到銀行去查詢。奇虎360網絡安全專家陳沖表示,由于耽誤了一夜的時間,很有可能給犯罪分子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去轉帳或者分析銀行卡的一些信息,造成了幾張卡都被盜刷。陳沖建議,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在第一時間就趕緊把銀行卡凍結。如果發現手機有問題,要趕緊殺毒,同時修改網銀密碼,包括手機上其他的賬戶信息,比如說京東的賬號等等。否則的話,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間甚至在幾分鐘之內就會被犯罪分子把錢轉走。
陳沖指出,手機綁定銀行卡致使銀行卡的安全性降低了,因為現在智能手機十分普及,手機甚至代替了銀行密碼的功能,不用密碼就可以把錢取走,風險非常大。目前國內有16款主流的手機網銀APP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使用手機支付還面臨很大的安全隱患。
沈先生報案之后,公安機關的回復是,這種案件告破的難度非常大。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邵桐認為,破解案件的難點主要在于技術手段,公安機關在偵破網絡犯罪的時候,一般都要有完備的技術支持才可以實現偵查目的,如果技術支持跟不上,就完成不了偵破的行為。另外,即便公安機關偵破到或者通過網絡技術支持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因為犯罪嫌疑人是一個流動的,偵破取證以后也很難保證能抓到犯罪嫌疑人。從這兩點來看,會給破解案件造成一定阻礙。
沈先生認為這件事情銀行方面有不可推卸責任,他認為銀行沒有做好相關的安全防護工作,同時還有一個我們也不能忽視的環節,就是第三方交易平臺。銀行以及第三方交易平臺在整個案件當中應該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他們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以及義務?
邵桐表示,第三方平臺和銀行承擔的責任應當是我們法律關系當中所說的民事賠償責任,如果要讓第三方支付平臺和銀行承擔民事責任,根據我們國家的民事侵權責任的相關理論,必須滿足四個條件:第一是侵權人實施的侵權行為;第二是侵權人存在過錯;第三是被害人受到了損失;第四是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被害人之間的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從本案的案例來看,第一,沈先生的個人賬戶信息的泄漏應該不是從銀行泄漏出去的,因此銀行沒有實施侵權行為。第二,沈先生損失的造成也不是由于銀行的操作造成的,而是由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因此沈先生的損害結果與銀行和第三方之間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邵桐認為,如果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沒有實施侵權行為,也沒有在安全防范系統上出現漏洞的話,此案承擔責任的主體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而不是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