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機遇更明顯
“隨著戶改的進一步落實,未來中小城市將進一步完善交通條件,支持中小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因此,未來二三線城市將是房企最大的機遇。”謝逸楓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認為。
他的這一判斷與長期受益于城鎮化概念的榮盛發展集團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我們不做‘鎮’的開發,大部分項目都位于發展較好的二三線城市。而且,我們做的是城鎮化的后續工作,為城鎮化帶來的進入人口服務。”榮盛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兼董秘陳金海表示。
王涌彬的定位更精準,他更看好二線城市。“前兩年房地產商投資三四線城市比較多,而這些庫存需要一定時間的消化。有實力的房企還是更關注一二線城市的市場,而一線城市的拿地成本過高,目前還是二線城市更有優勢。”
對四線及以下城市,有業內認為,對于人口的吸納能力不會太好。“此類區域過去的落戶難度也不大,而且產業導入的速度比較慢。這樣一來,此時戶籍制度改革,若沒有積極為農業人口提供在‘失地’、‘上樓’后的高福利,可能并不能如政策意愿,進而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刺激作用不會太大。”
而在具體產業業態上,芭蕾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黃璽慶認為后續公共服務的改革跟進最值得期待。“一些住宅銷售不好的城市主要是公共服務配套跟不上,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增強城市吸引力。我們主要做商業地產,主要布局在新城、新區和旅游發達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