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管理
利用上市平臺推進激勵機制
NBD:在一家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通過相應的激勵政策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利益綁定,無疑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凝聚人心。在這一方面,公司未來有何打算?
燕金元:目前來看,公司的激勵機制還是挺多的。我們肯定要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來做,但是現在那種公開的股權激勵,很多企業已經不是太感興趣了。第一,如果前一年整體市場行情不好,企業制定一個整體目標實現不了,激勵對象也難以行權;第二,需要監管部門審批,時間比較長;最后,會產生財務費用,公司財務上也會有影響。所以綜合來看,在股權激勵這一塊,我們不是很激進。
現在有些模式,我看還是可以做的,公司也會去考慮,例如定增模式,如果股票漲得好的話,參與定增的這些員工就能獲得一些收益,也能為企業省一些財務費用。
NBD:公司對未來市值有何展望?
燕金元:如果將來寶萊特的市值達不到100億元,我認為上市就白上了。其實100億元市值也不是很難,達到2億~3億元的利潤,10多億元的銷售額一般就可以實現。正常來說,30~50倍的市盈率對一個成長型的公司來說,屬于比較正常的,無論股市好壞。如果企業能實現2億~3億元的利潤,10多億元的銷售,這樣的公司,100億元的估值不算高。如果還有一些更好的、高成長的產品開發出來,當然估值會進一步提高。
目前,公司血透業務的價值還沒有完全顯示出來,可穿戴醫療設備則是一個很可能產生爆發力的產品,未來兩三年,可能超過公司其他兩塊業務。其他醫療產品,包括體外診斷,分子診斷,也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布局方向。
總的來說,現在公司不會把業務搞得太復雜,會一步一步做扎實。
本文可能影響到的板塊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