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寬松,利率中樞穩步下行,債券收益率曲線、利率互換曲線均大幅下移。外匯即期市場人民幣匯率貶值,市場預期明顯轉向,外匯管理政策不斷完善,直接交易市場交投活躍;外匯衍生品成交活躍,掉期曲線整體上移且呈陡峭化傾向,期權波動率隨即期匯價波動顯著上升。上半年,債券市場引入嘗試做市機制,理財產品銀行間賬戶獲批重啟,匯率波幅進一步擴大,直接交易再添新貨幣。
統計顯示,上半年,銀行間市場共達成交易157.1萬億元,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21.5%。其中,貨幣市場成交1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債券市場成交17.7萬億元,同比下降45.5%;外匯即期市場成交12.8萬億元,同比增長8.3%;衍生品市場成交14.6萬億元,同比增長33.1%。截至上半年末,本幣市場成員6803家,較上年末增加59家;外匯市場會員429家,較上年末增加24家。
公開市場操作靈活開展
利率中樞明顯下移
總體來看,除春節前和季度末出現季節性利率走升外,上半年貨幣市場利率中樞較去年下半年明顯下移。央行通過靈活開展公開市場雙向操作,搭配使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和定向降準等工具調節流動性水平,穩定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以春節為例,春節前安排21天以內逆回購操作,通過SLF向符合條件的大型商業銀行和10個試點地區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春節后則適時開展14天、28天正回購,全額回收節前通過SLF提供的流動性。
與此同時,為引導金融機構對“三農”和小微貸款領域的投入,6月上旬,央行宣布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定向降準,此舉進一步釋放市場流動性,有助于年中時點市場資金價格的平穩運行。按月度統計,上半年,央行在1、4、5、6月進行了公開市場操作凈投放,累計凈投放資金8190億元;在外匯占款較多的2、3月實現了凈回籠,累計凈回籠資金9740億元。從隔夜Shibor看,在春節前達到峰值4.85%,隨后穩步下降并在2%上下窄幅波動,至一季度末小幅上漲至階段性高點3.01%;此后整個二季度隔夜Shibor一直在3%以下低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