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柳真真 劉越
7月31日上午,雨后初晴,走進寶豐縣鬧店鎮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地,一排排玉米身姿挺拔,迎風搖曳;一壟壟大豆郁郁芊芊,長勢良好,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夏天雨多氣溫高,莊稼長勢好這草也長的快,今天趁著早上這會涼快些,趕緊來地里除除草?!狈N植戶張幸福正和幾位村民在地里忙碌。2022年,鬧店鎮積極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寺坡村的張幸福積極響應號召,也種植了50畝。初次試種,效果還不錯,玉米不但沒有減產,每畝地還多收了300多斤黃豆,收入增加了近1000元。秋后一算賬,僅這一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除去成本,收益就可達10萬余元,真正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的預期目標。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就是根據大豆和玉米的生長特性,采用玉米大豆高矮間作模式,讓玉米高位作物邊行優勢更為突出,大豆低位作物受光空間更為合理;同時,充分發揮不同物種間作套種抗病性強以及大豆根瘤菌的固氮養地的優勢,進而實現作物“協同共生、一地雙收”的目標。
據了解,今年43歲的張幸福從學校畢業就開始從事空調銷售,到現在已經有20多年,近幾年他開辦經營了自己的空調專賣店。去年,為響應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糧食安全戰略,他便租下100多畝地,進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嘗試。“現在賣空調是我的副業,種地才是主業!”張幸福拍著胸脯頗為自豪地說到,由于玉米比大豆晚熟,玉米要晚種幾天,錯開成熟期,更便于機器收割。
近年來,鬧店鎮緊抓鄉村產業發展戰略機遇,積極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出臺一系列的獎補政策,引導群眾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與村集體、專業合作社綁定,形成產業規模。今年全鎮“主糧+經濟作物”和“高稈+低稈”空間錯位等復合種植面積近5000畝,其中玉米大豆復合種植面積800余畝。
“下一步,鬧店鎮將在繼續推廣‘主糧+經濟作物’和‘高稈+低稈’空間錯位等復合種植新模式的同時,為群眾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現‘主糧不減產,收入增一季’的目標,真正讓農民從糧食種植中得到實惠,享受到更多的增產、增值收益?!濒[店鎮黨委書記魏前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