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杜美麗 通訊員 薛海江
修武縣自然資源局以創建自然資源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為抓手,積極探索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有效途徑,并走出一條符合縣域特色的節約集約之路,使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益和開發水平大幅度提高,為百姓安居樂業騰出空間,為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近日,經縣級申請、省級推薦、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自然資源部公布了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焦作市修武縣榜上有名,示范期為2023至2025年。
(資料圖片)
健全機制 營造氛圍
修武縣北山南川、山川各半,總面積611平方公里,人口27.4萬人,轄8個鄉鎮,187個行政村,全縣現有耕地面積36.9萬畝,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33畝,耕地后備資源嚴重匱乏,建設用地壓力很大。修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將創建工作納入了縣政府議事日程,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自然資源、發改委、財政等部門為成員的自然資源集約節約模范縣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并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建立了例會制度,專題研究創建工作,還抽調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創建工作,建立起政府統一領導,自然資源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為創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為了確保創建活動的扎實有效開展,縣政府制定了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創建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措施、時間安排和工作要求,并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協調解決創建工作有關重大問題。本著更高、更優的原則,分別制定了城區、工業、商住、公共服務設施等指標評價體系,為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供了技術標準。
修武縣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等時機,通過廣播、電視、懸掛橫幅等方式,開展節約集約用地宣傳,并開展縣、鄉(鎮)、村級干部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培訓,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動員宣傳活動。各鄉鎮在主要位置懸掛宣傳標語40余條,張貼宣傳標語2300余條,使干部群眾節約集約用地法律意識進一步加強。
科學規劃 有保有壓
修武自然資源局以規劃為龍頭,以盤活閑置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重點,以解決目前用地粗放、浪費嚴重為突破口,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編制了《修武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8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規劃,明確了2021-2035年修武縣國土空間規劃目標、結構和布局,圍繞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立足修武縣發展實際,統籌交通、水利、能源等用地需求,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布局,保護基本農田紅線、保護生態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把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放在首要和優先位置,堅持穩定耕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形成全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為修武縣“生態立縣、文化興縣、工業強縣”戰略目標和發展經濟以及保障糧食生產提供了資源保障。
該縣在節約集用地方面嚴把“三關”。 一是嚴把項目預審關。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優先保障高新技術企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用地。凡是不符合規劃、無用地計劃的,堅決不予批準;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二是嚴把土地出讓關。工業用地和商業、旅游、娛樂、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通過互聯網上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充分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三是嚴把項目建設關。項目建設單位依法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必須嚴格按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要求進行建設,并加強供后監管;建立建設用地批后公示制度,要求土地使用權利人在宗地現場顯著位置設置用地信息公示牌,接受社會監督;各監管部門發現土地使用權利人有違規違約使用土地,有可能造成土地閑置的,及時提醒土地使用權人依照規定、審批內容和合同約定使用土地。
修武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帶動戰略,全面推進工業企業向經開區集中,打造了經開區、熱電綜合利用產業園“一區兩園”工業格局,區內有神華國能、中鋁中州分公司、萬方鋁業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培育形成了光電產業、裝備制造和鋁深加工產業體系,以裝備制造和食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建設20棟多層標準化廠房,先后引進佰役安、江蘇華芳等170多家企業,實際用地比原先申請的節約近千畝,土地產出率在河南省評比中名列前茅,被省政府授予“二星級經開區”稱號。
創新思路 深度挖潛
修武縣在盤活用地上下功夫,由向上爭取指標向內部挖潛為主、由全面保障向重點項目保障,重點在存量土地挖潛上下功夫。縣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縣閑置土地清理處置工作方案的通知》等相關文件,還將閑置低效利用土地處置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僅2022年就完成處置閑置土地383.73畝,超額完成省自然資源廳對我縣下達的任務量,位居全市第一。
近年來,該縣全力推進土地整治,先后完成了五里源等3個鄉鎮土地整治項目等兩個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投入資金10808.25萬元,整治土地6000公頃,有效提高耕地質量,保障農業生產增產增收;扎實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累計完成增減掛鉤項目7個,保障建設用地2393畝;積極推進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累計完成土地復墾項目2個,復墾面積214畝,累計投入資金685萬元,產生新增耕地面積指標209畝,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土地保障;積極推進存量土地盤活工作。出臺相關政策,利用“退二進三”、“騰籠換鳥”等政策鼓勵城區工業企業搬遷至經開區、大力推進城中村改造,進一步盤活了城區內的存量建設用地,提高了用地效率。
強化監管 加大執法力度
修武縣立足于“堵源頭、打重點、斷后路”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動態巡查、部門聯動等相關制度,推進自然資源執法監察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該縣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加大縣、鄉、村三級網格化責任管理,利用智慧“天眼”系統和全縣762名“一網三長”網格員對違法亂占耕地和林地開展日巡查、周檢查、月督查,加大日常監管,嚴厲打擊亂占耕地的各類違法行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 加壓推進各類專項整治活動,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私采亂挖、私搭亂建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整治;北山治理堅持“防堵疏”三結合,開展聯合執法5次,刑事立案2起、行政處罰16起,罰款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