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期間,趁著假期盡情歡聚,大魚大肉,推杯換盞,放縱了嘴,邁不動腿……
很多朋友的飲食因此失去節制,從而造成胃腸負擔過重,出現腹脹、食滯、消化不良等現象,嚴重的可能引起急性腸炎、胃潰瘍等疾病的出現或者復發。
春節剛過,家住鄭東新區的康女士就匆匆來到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正趕上消化內科張昆鵬主治醫師值班,康女士跟張醫生訴說病情:“我胃疼胃脹半個多月了,老是感覺反酸水、燒心,有時候還惡心、反胃,這一段時間飯量也下降了很多,過年跟家人吃個團圓飯都吃不過癮,昨天早上吃完餃子,到現在還感覺胃里難受呢,我覺得需要查查胃鏡是不是得了胃癌啊”。
張醫生進一步詢問患者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后,初步考慮是消化性潰瘍,建議完善電子胃鏡檢查。當即張醫生就給康女士開了胃鏡前檢查,大約一個小時后,鏡前檢查結果都出來了。
張醫生就帶康女士到門診5樓內鏡中心,行無痛電子胃鏡檢查,檢查過程約10分鐘,檢查結束后等了5分鐘就拿到報告了,結果顯示:胃竇部潰瘍。
明確診斷后張醫生就給康女士開了口服藥治療,并詳細交代了注意事項。
康女士說:“來之前我還擔心做胃鏡難受呢,做完我才知道一點也不難受,我還從來沒有睡得這么舒服呢。還有我聽朋友說你們醫院做胃鏡檢查快,不用等太長時間,才來你們醫院做檢查的,沒想到會這么快,檢查結果跟省級醫院相比不差。去年我帶我媽去鄭州某大醫院做胃鏡,提前1天預約的,第二天下午才做上檢查,以后有親戚朋友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了,我也推薦來你們醫院。”
消化內科專科醫師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做一次胃腸鏡常規檢查。這是檢查胃腸道疾病的首選檢查手段,能夠明確觀察出胃黏膜的病變,而且還能在內鏡下取活檢進行病理學檢查,辨別良、惡性病變,提前發現胃腸道的病變并及時干預治療,對預防胃腸道惡性腫瘤的發生具有積極的作用。(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