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肖光信正緊盯電腦屏幕。 劉俊聰 攝
(新春走基層)廣西列車“偵探”的最后一次春運:細微裂紋難逃他手
中新網柳州1月16日電 題:廣西列車“偵探”的最后一次春運:細微裂紋難逃他手
(資料圖)
作者 劉俊聰
15日,在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的轉向架車間內,59歲的肖光信手持超聲波探頭,對一條鐵道車輛輪對進行探測。隨著手臂的反復移動,電腦屏幕上的超聲波紋不斷跳動,他沉穩地盯著每一處變化。
“異常波紋轉瞬即逝,其背后往往就是一條細微的裂紋。我們不得不保持高度的專注力,每天長時間盯著屏幕,和這些無聲的波紋‘打交道’。”肖光信說。
圖為每次探測結束后,肖光信都會記錄數據。 劉俊聰 攝
鐵道車輛輪對是鐵路客貨車運行的關鍵部位,其在制造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肉眼無法察覺的缺陷和裂紋,需要探傷技師使用超聲波探傷設備進行探測,根據反射波的大小和形狀將其發現。
肖光信是該公司一名客貨車輪探傷技師,身材瘦高的他從事探傷工作30余年,從未發生過一起錯探和漏探事故。因總能準確無誤地發現輪對各處裂紋的“蛛絲馬跡”,肖光信常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列車“偵探”。
“鐵道車輛輪對的裂紋可不是小問題,哪怕是0.1毫米的裂紋,在列車高速行駛時都有可能引發斷軸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肖光信說道。
圖為肖光信正在工作。 劉俊聰 攝
肖光信曾在部隊擔任過衛生員,將多名傷兵從死亡線上挽回,1984年,退役后的他經過努力成為該公司一名列車探傷技師。經歷過兩份“關乎性命”工作的肖光信,對于生命責任感有著深切的感悟。
“每天我們檢修鐵道車輛輪對六十余對,而輪對工件裂紋發生的概率僅有萬分之幾。”肖光信表示。
圖為肖光信手持超聲波探頭探傷。 劉俊聰 攝
雖然肖光信已從事探傷工作數十年,經驗十分豐富,但他仍始終堅信這萬分之幾概率發生的可能,一旦他敏銳的眼睛捕捉到波紋異常,這條輪對將重新被他反復探測,如再次異常將直接被退回處理。
“這項工作不能僅憑經驗干活,現在列車速度越來越快,此前不會發生的工況問題,現在都有可能發生,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肖光信說。
30多年來,通過探傷檢測,肖光信將無數的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如今,肖光信也即將光榮退休,今年是他守護的最后一次春運。
“看到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過年,我們的工作雖然平淡枯燥,但也非常有意義。”肖光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