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近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員祝亞軍與省林科院皂莢科研團隊劉艷萍博士一行來到焦作市博愛縣金城鄉南張茹村的博愛縣懷德皂刺有限公司,開展皂莢生產技術服務。
公司負責人李耀學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在皂莢種植上有想法、有點子、有情懷,堅持不懈要把皂莢管理好,要把皂莢產業發展好,要把百姓群眾帶動好。在皂莢基地,李耀學介紹了皂莢刺的市場現狀和在現階段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難題,請求省林科院在良種培育和高效栽培方面進一步提供技術支撐。特派員現場發現,省林科院和懷德皂刺公司共同培育的刺用皂莢良種表現良好、管理規范、示范效果好,良種使用率高。但由于近期的持續高溫干旱,樹木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性變差,造成了一些病蟲害的發生,主要為腐爛病、潰瘍病、雙棘長蠹等。
特派員根據病蟲害危害癥狀和程度,開出了防治“處方”,通過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對發病樹木進行及時處理,將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同時,由于基地面積有限,未進行間苗移栽,隨著樹齡的增長,樹高、樹體的增大,林內郁閉度在不斷加大,制約了皂莢的結刺量和結刺效果,皂刺的商品性受到較大影響。特派員與負責人溝通,決定將部分區域進行整形修剪,結合灌溉施肥,達到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效能、增加樹體營養總量、減少病蟲危害發生的目的。
據介紹,皂莢是一種生態經濟型樹種,皂莢刺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近幾年來在博愛縣栽植面積較大,在當地鄉村振興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發展經濟林,良種是關鍵,前期由于缺少良種、良法,栽植皂莢的經濟效益受到影響,一度造成了皂莢種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2016年以來,懷德皂刺有限公司與河南省林科院開展了刺用皂莢良種選育工作,選育出的“豫皂1號”“豫皂2號”等皂莢良種性狀穩定、效益良好。
為了便于聯系和接受監督,雙方舉辦了科技服務聯系牌的掛牌儀式,科技特派員向企業贈送了手剪、手鋸等生產工具。李耀學表示,一定按照特派員的建議進行病蟲防治和整形修剪,把皂莢基地經營好、管理好。以后,科技特派員將在技術和物資上提供持續服務,以點帶面,從線到片,助力皂莢產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