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通訊員 劉玉霞
8月6日,由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河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豫北綜合試驗站主辦,溫縣天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培訓會在溫縣舉辦。溫縣各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及種植大戶共270多人參加了培訓。
溫縣是“四大懷藥”道地產區之一,種植歷史悠久。特別是溫縣鐵棍山藥在全國久負盛名,作為藥食兼用品種,種植面積越來越大。但是,溫縣懷藥生產技術水平低,特別是在規范化種植及病蟲草害防控技術方面相對落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品牌優勢沒有充分顯現,在國內市場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為了較好地推動溫縣四大懷藥高質量發展,增強懷藥競爭優勢,特舉辦此次培訓。
國家中藥材產業體系鄭州試驗站成員、河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豫北試驗站站長秦艷紅副研究員為大家作了題為《新版中藥材GAP解讀與中藥材種植》的報告。秦艷紅在報告中詳細講解了中藥材生產企業誠信規范、中藥生產企業選用中藥材的指標要求,農業農村部門對做好中藥材種子種苗及種源提供、田間管理、農藥和肥料使用、病蟲害防治的具體要求。
秦艷紅還介紹了省相關管理部門共同推進中藥材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的具體措施,要求各單門按職責強化宣傳培訓,做到統一規劃生產基地,統一供應種子種苗,統一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統一種植規程,統一采收與產地加工技術規程,統一包裝與貯存技術規程的“六統一”,以藥典標準、行業標準共同形成一條紅線,做好質量管控。秦艷紅的報告強調了新版GAP頒布的主要目的,即生產出安全有效、人民放心、高品質的好藥材,提升中藥材質量,促進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國家中藥材產業體系鄭州試驗站團隊成員高素霞博士從“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出發,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山藥、地黃等耕地、施肥、澆水、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綜合管理技術,提高植物綜合抗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四大懷藥” 綠色安全生產技術水平。
省農科院植保所張玉聚研究員詳細講解了農藥減施增效噴霧技術,國家中藥材產業體系鄭州試驗站團隊成員戚文平分享了中藥材病蟲害種類與防控技術。專家指出,針對不同病蟲害進行科學分類防控,既能減少化學農藥的投入量,又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從根本上解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有利于推動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室內培訓會結束后,應現場學員的要求,秦艷紅一行來到田間為種植戶進行了技術指導,現場指導病蟲害種類識別,演示農藥減量噴霧技術,并回答了學員們提出的問題。
專家深入淺出的講座得到學員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培訓,學到了實用的中藥材田間管理技術,決心在今后的中藥材生產中,一定按照新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生產,從源頭上管控中藥材質量,生產出安全有效、人民放心、高品質的好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