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楊磊 通訊員 胡超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開封農商銀行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聯社工作安排,緊緊圍繞我省“數字化轉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戰略部署,強化“生產生活”場景建設,以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服務消費升級,助推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重塑農產品收購結算流程,助力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每年三夏時節,大蒜、西瓜、夏糧等農產品先后上市,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云集于汴,但交易時現金支付不便利,微信、支付寶無法滿足大額交易等問題,一直阻礙著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開封農商銀行系統聚焦支付結算痛點,與人民銀行開封市中心支行、河南銀聯創新推出便民支付業務——“福農通”,通過智能POS終端現場快速完成雙方銀行卡收付款操作,實現了大額農產品收購交易資金實時、安全到賬,重塑了農產品收購結算支付流程。
該業務的推出,不僅獲得了當地政府、收購商、農戶的一致好評,還進一步提升了農商銀行的品牌形象,而依托“福農通”交易數據,對商戶經營能力和資金需求的分析,也為信貸資金的精準投放提供了數據支持。
搭建醫療養老保險繳費平臺,改善民生服務支付環境
蘭考縣是全國首個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縣國稅局提出改變非稅繳費柜面現金收取的業務需求,并計劃對轄內454個行政村的醫療、養老保險繳費業務進行改造。開封農商銀行系統圍繞客戶需求,借助省聯社網絡金融、場景金融產品,為縣國稅局搭建了聚合二維碼支付結算系統,分別在310個行政村的黨群服務中心(村委)配備了掃碼盒子、身份證識別儀等設備,實現了當地居民足不出村即可完成醫療、養老保險繳費。
由于服務質量的提升,目前開封農商銀行系統成功代理了蘭考縣310個行政村的醫療、養老保險繳費代收業務,實現了由傳統的現金繳費、柜面轉賬繳費方式,向智能化移動支付方式的轉變。在集中繳費季,總交易量近15萬筆,交易金額1.5億元,縣國稅局月均存款達1920萬元,進一步延伸了服務半徑,提升了客戶的業務粘性,同時帶動了整體業務發展。
深挖特色旅游資源場景,激發群眾精神文化消費需求
深挖特色文化旅游資源。開封愛思嘉農業嘉年華是開封市鄉村振興“1+6”示范帶重點項目,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設在此。開封農商銀行系統積極與之進行場景金融業務對接,通過對景區內所有商戶布放二維碼,對客流量較大的飯店配置了掃碼點餐設備,實現“點餐-收銀-結算”諸多環節一體化收單綜合項目;通過POS機與“金燕e付”為零散旅客提供購票服務;帶動周邊商戶加入到“金燕e付”的支付結算體系中,打造集餐飲管理、電子化營銷、財務管理等一體化場景金融服務平臺,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通過與景區攜手長期開展農商銀行客戶購票優惠活動,為景區引流了客戶,豐富了服務內容,提升了服務質效。
通過主題銀行建立文化連接。朱仙鎮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轄內的岳飛廟是省、市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基地。開封農商銀行系統在岳飛廟附近打造了“岳飛-愛國主義文化”主題銀行網點,網點內布置有展現岳飛生平的木版年畫,以及《滿江紅》的雕刻作品。網點所營造出的愛國主義文化氛圍,取得當地群眾的高度認同,展現了農商銀行深厚的文化底蘊。
廣泛布局各類批發市場,貼近群眾生活建設場景金融
打造各類零售批發市場類商圈。為使場景金融建設更加貼近居民生活,積極與市縣各類生活類批發市場對接。在開封市義務小商品城拓展商戶89戶,月均交易金額100萬元,建成了小商品批發商圈。在開封市豪德建材家居批發市場拓展商戶185戶,月均交易筆數2200筆,月均交易金額180萬元,建成了覆蓋居民各類建材家居消費的批發商圈。在祥符蔬菜糧油批發市場拓展商戶64戶,月均交易筆數4600,月均交易金額130萬元,建成了覆蓋居民生活必須品消費的商圈場景。
積極開展各類場景營銷活動。為進一步提升社保卡業務的獲客、活客、留客能力,開封農商銀行系統與市社保局聯合開展了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金融優惠活動。在公共交通領域開展“1分錢乘公交”活動,社保卡客戶的用卡頻率明顯提升;與指定加油站開展8折優惠促銷活動,培養客戶在社保卡內多留存活期存款的習慣;與部分指定商戶開展“5折吃大餐”活動,為商戶引流的同時,也為社保卡客戶帶來優惠;開展5折購旅游年票優惠活動,助力旅游行業復工復產,同時更好滿足客戶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