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劉學中 通訊員 孫浩
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落實低保和特困救助標準與最低工資標準掛鉤的自然增長機制。淇縣財政局多舉措落實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提標工作,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理清吃透政策,強化部門聯動。通過認真研究相關政策,該局聯合縣民政部門制定淇縣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調整方案,統籌用好用足相關政策資金支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按規定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二是提高保障標準,改善基本生活。從2022年1月1日起,全縣城鄉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295元、188元分別提高至月人均315元、210元,分別增長7%、12%;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確定,由每人每月812元、525元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819元、546元,分別增長1%、4%。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惠及困難群眾。該局統籌財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做好資金保障工作,此次提標工作全年財政預計增加投入217.85萬元,惠及困難群眾達83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