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便于行達天下,貨暢其流天地寬。
近年,我市聚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干線公路等建設多點開花,助推我市從交通節點城市邁向交通樞紐城市,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織密公路網 暢通對外大通道
6月初,天氣炎熱。在310國道洛陽境段(鐵門鎮至三門峽市界)改建項目工地上,大橋雄姿已現,隧道實現貫通,大型機械轟鳴,工人緊張作業……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沖刺階段,不久將實現主體完工。屆時,我市西部將添一條對外大通道。
今天的洛陽,交通運輸格局日益擴大,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連霍高速、鹽洛高速、欒盧高速橫貫東西,二廣、濟洛、洛欒等高速縱穿南北,形成“三縱三橫三環”的高速路網布局;干線公路縱橫交錯,織密了公路網。打通以干線公路和高速公路為主力的對外大通道,對我市構建公路網、完善交通網、推動都市圈建設來說意義重大。目前,10個新的高速公路項目已被納入規劃,總里程約470公里。
近年,我市圍繞低等級路段升級改造和山區瓶頸路、斷頭路打通等,開建13個項目,加速完善干線公路網。為加大對外聯絡輻射力度,我市尤其重視跨黃河橋梁建設。目前,240省道吉利黃河大橋已建成通車,新G208黃河大橋前期工作正加速推進。
眼下,我市境內干線公路包括8條國道、19條省道,通車里程為2420公里,極大地完善了對外通道網。
“農村公路+快速通道” 實現對內大循環
近日的一個傍晚,宜陽縣白楊鎮陡溝村村民丁玉樂,騎車載妻子到大南環龍南線趙坡驛站的攤位,經營的炸雞、飲料、小食品等,給他們帶來可觀的收入。
公路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之一。目前,我市農村公路里程超過1.6萬公里,提前1年實現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50余條“四好農村路”成為促進當地發展的旅游路、產業路、扶貧路;創建2個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和3個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省級以上“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數量居全省前列。
快速通道架起了城鄉溝通的“橋梁”。按照相關規劃,從中心城區出發到偃師、伊川、宜陽、新安、孟津等組團,距離都不超過30公里,且有生態廊道對接。目前,洛新、洛宜北線等快速通道改造提升完成。
洛陽交運集團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基于快速通道加快建設,我市城際公交線路達到50條,對各縣域的覆蓋率達100%。隨著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運輸服務也迎頭趕上——去年,我市兩次擴大高速免費通行路段,有效加深了洛濟融合程度;自今年6月1日起,我市正式將兒童免費乘公交的身高標準提高至1.3米,涉及137條城市公交線路和72條城鄉公交線路,基本覆蓋全市所有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