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3月6日,周六,驚蟄過后的第一天,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大會,發出“二次創業”再出發動員令,號召全區上下以歸零的心態、奮發的狀態,奮進“十四五”、啟航新征程。
“開局決定全局,起步決定后勢。”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鄭州經開區謀定后動、擊鼓催征、乘勢而上,為“十四五”和“二次創業”開好局、起好步。
這是一片發展的熱土——從1993年到2021年,從鄭州東南部的沙荒之地到如今的工廠林立、大道通衢、宜居宜業,從最初的12.49平方公里發展到158.7平方公里,28年的艱苦創業、拼搏進取,這里已成為鄭州市乃至全省先進制造業的主陣地和對外開放的新窗口。
“經過28年的接續奮斗,鄭州經開區已經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具備了進行‘二次創業’的基礎和條件。”鄭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樊福太如是說。
站在新一輪區域競爭和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發力“二次創業”,鄭州經開區有著堅實的基礎。
一組組簡單的數據,標注著鄭州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度。據鄭州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小虎介紹,鄭州經開區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22億元,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00.6億元,全區企業總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十余家百億級企業集聚于此,實現了“十三五”確定的“百千萬”奮斗目標。在全省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考核中榮獲第1名;在218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中位居第26名,成功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夜幕下的鄭州經開區流光溢彩
恰是風華正茂時,繼往開來再出發。“‘二次創業’是一個超常規、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過程,需要加快速度,全面發展,使經濟規模在量上、經濟效益在質上都有一個大的飛躍。”樊福太說,鄭州經開區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末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進入全國國家級經開區20強的目標,在“發展什么樣的經開區”“如何發展更好的經開區”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轉變觀念再出發,“二次創業”如何干?鄭州經開區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全面布局、重點推進,發揮好“四梁八柱”作用,當好鄭州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排頭兵。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是城市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鄭州經開區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為引領,挺起鄭州先進制造業的“脊梁”。打造汽車全產業鏈發展生態,強化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汽車產業向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全面轉型,推動裝備制造業全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加快建成2000億級的汽車及裝備制造基地。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聚焦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三大產業發展,依托安圖生物、金域檢測等現有產業基礎,力爭將生物醫藥打造成為新的千億級主導產業,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
中鐵盾構制造產銷量全球第一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是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的“主引擎”。鄭州經開區以“雙十工程”為主抓手,新謀劃了10個投資超20億元的產業項目和10類重點工程,實現項目建設大提速。2021年,鄭州經開區計劃實施項目423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07個,續建項目206個,前期項目10個,總投資265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09億元,竣工投產投用207個項目,以項目建設撬動高質量發展。
鄭煤機建成全球最大的液壓支架生產基地
開放創新是通往繁榮發展的光明大道。作為河南省“五區聯動”的重要平臺、“四路協同”的主要載體,鄭州經開區全面擴大高水平開放,推進陸上絲綢之路擴量提質,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力爭中歐班列(鄭州)2021年開行班列1500班以上。推進網上絲綢之路創新突破。開展跨境電商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試點實單測試工作,實現中歐班列與跨境電商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積極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力爭實現進出口交易額超200億元;加快自貿試驗區和經開綜保區建設,大力引進企業和項目,積極推動綜保區功能延伸至鐵路口岸,形成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努力打造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當好全省、全市對外開放的排頭兵。把科技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全省創新發展新高地。
中歐班列(鄭州)開辟新線路,拓展河南“朋友圈”
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體。在鄭州經開區,“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動員大會上,榮獲“優秀企業獎”“科技創新企業獎”“對外開放企業獎”“納稅貢獻企業獎”“主任質量獎”的企業代表披紅戴花,陸續上臺授牌嘉獎。
《經開區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經開區深化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鄭州經開人才計劃”加快建設人才強區的意見》等一系列服務企業的進階政策也在動員大會上發布,這是對轄區所有企業的莊嚴承諾,真正做到為企業“松綁”,給市場“騰位”,把服務做足,讓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經開區的金字招牌,用好的營商環境構筑“強磁場”,讓更多企業安心扎根、發展壯大。
今年春節假期,位于濱河國際新城的蝶湖公園網絡視頻播放量累計達1.1億次,日均接待游客12萬人次,累計接待約85萬人次,位居全國春節期間熱門景點第三名。這是鄭州經開區城市功能持續優化、城市形象顯著改善的生動體現。
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鄭州經開區展現宜居宜業新魅力
現代城市,宜居才能宜業。鄭州經開區聚焦“雙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品質。以城市“雙改”和核心板塊規劃建設為抓手,同步推動城市建設與產業布局,打造生態文明、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的示范區,讓民生福祉更有溫度、讓幸福生活更有質感。
“好辦法是試出來的,新路子是闖出來的。”樊福太深有感觸地說,“當前,鄭州經開區的改革發展,如果還是因循守舊、四平八穩、亦步亦趨,那么就談不上‘二次創業’,更實現不了高質量發展。要發揚‘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聚焦具體問題進行差別化探索,敢于拿起‘放大鏡’,尋找限制發展的瓶頸,找出制約未來的短板;敢于拿起“望遠鏡”,看清先進經開區的優勢長處,找到制勝未來的不二法門。”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新階段有新定位、新理念有新要求、新格局有新氣象。目前,鄭州經開區正扎實有序推進機構改革,做好機構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圍繞制約科技創新、招商引資、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等領域的問題,深化相關領域配套改革,發揮機構改革的乘數效應,以日拱一卒的狀態、決戰決勝的姿態、只爭朝夕的干勁,重整行裝再出發。
“一年之計在于春”。從這個春天出發,鄭州經開區全面掀起“二次創業”的熱潮,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奮力續寫更加精彩的“春天的故事”。記者 王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