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記者獲悉,《洛陽市城市建設提質工程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市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正式印發。
方案提出整體目標為:到2023年底,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7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7平方米,供熱普及率達到95%,城市供水普及率、污水處理率、燃氣普及率達到98%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中心城市區要達到80%,各縣(市)、吉利區達到70%,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
其中重點任務有:
積極引導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以成片街區為單元,統籌推進老市場、老廠院、老街道綜合改造整治和低效利用土地再開發,特別要做好架空弱電線路、公共弱電管網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工作。城市有機更新整理出來的土地優先用于義務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以改善城區環境和推進城市化為目標,著眼于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著眼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處理好控制開發強度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村民拆遷安置和就業發展等關系,依法、有序、高效推進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工作,堅持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國有融資平臺作用,多渠道籌集資金,進一步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改變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味。通過三年棚戶區項目改造,基本建成安置房9萬套。
加快停車設施和充電樁建設,完善“洛陽城市停車”智慧管理平臺,市中心城區新建公共停車場200個,新增停車泊位4.5萬個,在符合條件的中心城市區公共停車場建設新能源車輛充電樁2200個,在中心城市區施劃28000個路內停車泊位的基礎上,增加設置限時、分時、錯時和夜間臨時停車泊位。
方案還提出,做好要素保障。各縣(市、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要對城市建設提質工程項目傾斜。加大城鎮、產業聚集區等存量低效土地的盤活力度,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抓住新基建和補短板機遇,科學謀劃實施項目。加快政府融資平臺整合和市場化轉型升級步伐,強化與社會資本合作的能力。發展綠色金融,鼓勵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方式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