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信陽市統計局網站發布2020年信陽市經濟運行數據。2020年,信陽克服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壓力,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市經濟運行呈現出一季度探底、上半年反彈回暖、前三季度回升轉正、全年持續穩定恢復的態勢。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信陽市生產總值2805.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1%,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2位,位列第二方陣。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36.95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999.30億元,增長2.7%;第三產業增加值1269.43億元,增長1.5%,分別位列全省第13、11、15位。
(一)農業生產穩定,糧食喜獲豐收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2020年,信陽市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糧食喜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114.9億斤,連續10年超過110億斤,糧食安全保障基礎持續夯實。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種植效益不斷提升,茶葉、蔬菜、油菜、瓜果、中草藥材等經濟作物生產平穩。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回升6.7和2.0個百分點。
(二)工業生產不斷恢復,高新產業快速增長
2020年,全市工業生產不斷恢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于7月份實現轉正,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8%,全年同比增長4.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居第12位,位次由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倒數前進到第二方陣。高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1%、10.9%和15.4%,較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分別快7.1、6.9和11.4個百分點,有力助推工業生產恢復增長。全市工業用電量53.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3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居全省前列
2020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除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下降5.8%外,上半年、前三季度同比分別增長3.8%、5.1%,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全年同比增長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持續居于全省前列。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房地產投資409.31億元,位列全省第3位,同比增長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9位?;A設施投資、民間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9%和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5.6%,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9.0%和6.8%,投資結構為5.5:24.8:69.7,第一產業投資比重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分別上升0.8和0.6個百分點。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年負增長,降幅不斷收窄
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響,消費需求有所下降,尤其是上半年服務類消費大幅下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在下降通道運行,但降幅不斷收窄。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同比下降23.9%、12.4%、7.5%。全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0.23億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下降4.4%,居全省第12位。其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338.85億元,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9.2%,同比下降4.0%。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零售額90.81億元,同比下降0.2%;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23.51億元,同比下降4.6%;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7.22億元,同比下降9.4%;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18.69億元,同比下降4.8%。按消費形態分,實現餐飲收入345.62億元,同比下降5.2%,實現商品零售814.61億元,同比下降4.1%。全市貨物進出口57.5億元,同比增長14.3%,在全省排名第8位。
(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支出增速基本一致,財政收支均衡發展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35億元,居全省第14位,同比增長2.0%,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6位。其中,稅收收入84.01億元,同比增長0.2%,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在全省排名第7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7.93億元,在全省排名第6位,同比增長2.0%,增速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持平,財政收支發展速度相對均衡。
(六)金融存款余額較快增長,增速快于貸款余額
2020年1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3900.48億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長12.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9位。其中,住戶存款3083.96億元,居全省第5位;同比增長14.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2055.32億元,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長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7位。從總量對比來看,存款余額比貸款余額多1845.2億元;從增速對比來看,存款快于貸款4.3個百分點。由于增速上的差異,金融機構存貸比為52.7%,全省第17位,比2019年末的54.8%下降2.1個百分點。
(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逐月回落,物價基本穩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市場供求波動等諸多因素影響,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總體上呈現高位開啟、逐月回落態勢。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了2.8%,物價基本穩定。從分類情況看,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呈“六升二降”態勢,食品煙酒、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一直處于領漲地位,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價格則小幅下降,其他各類呈現溫和上漲態勢。從類別來看,與上年相比,食品煙酒價格上漲7.7%,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6.6%,居住價格上漲1.4%,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1.3%,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8%,衣著價格上漲0.6%;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8%,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6%。食品價格漲幅較高,拉動CPI上漲2.17個百分點,是影響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八)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較快,全省排名第三位
2020年,信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60.7元,同比增長4.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7個百分點,排名第3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2.4元,同比增長1.7%,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1個百分點,排名第7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8.4元,同比增長7.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0個百分點,排名第2位。
(九)“四上”企業及五千萬以上在建項目入庫大幅增加
2020年度全市通過國家終審單位701家,通過個數比去年同期多133家,增幅達23.4%,其中年度通過329家,月度通過372家。分行業看,工業企業223家,占比31.8%;建筑業51家,占比7.3%;房地產企業89家,占比12.7%;批零業企業211家,占比30.1%;住餐業企業58家,占比8.3%;服務業企業69家,占比9.8%。工業、批零業、房地產業三個行業入庫數量居前三位。成功申報的企業中,第三產業企業427家,占全部企業個數的60.9%。五千萬以上在建項目374項。截止2021年1月底,全市在庫“四上”企業法人單位總數達3821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19家,增幅6.08%;五千萬以上在建項目增加88家,增幅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