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綜合評價報告》首次發布,對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了科學細致的剖析。根據《報告》結果,商丘等6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處于全省第二梯隊。在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業生產現代化這兩項指標上,商丘等5市在全省位列前茅。

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得好不好?在全省處于什么層級?這些籠統的“概念”,如今有了具體的指標和硬杠杠。《報告》立足河南省情,從“三農”角度出發,確定了農業產業、農業生產、農業經營、農村公共服務、農村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農業農村投入保障、農民生活、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9個維度的評價指標。在這9個一級指標下,又細分為41個二級指標,共同構成了河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報告》結果,我省各地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各有優勢和不足,不同地區之間差異較大。其中,新鄉、開封、濟源、商丘、周口、駐馬店等地處于第二梯隊,既有優勢又有短板。
就現階段河南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破題,《報告》也給出了建議——遵循缺啥補啥的原則,強化自身優勢,重視補齊短板,既注重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又注重各區域內部協調發展,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在具體實現方式上,《報告》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抓好規劃、產業、政策、隊伍、組織上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同時,優化農業產業體系、健全農業生產體系、完善農業經營體系、加強農業生態建設、提高農村服務保障能力、加大資金金融保險支持力度、打造鄉村人才隊伍,加快推進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