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學習,提高人員素質。制定業務培訓規劃,對全所人員和鎮屬相關會計人員進行年度例行培訓,確保會計人員和財政干部及時掌握政策法規、精通會計知識、熟悉業務流程,適應工作需要;加強廉潔自律教育,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努力造就一支能力強、業務精、素質高的財政隊伍,為人民當好家、理好財。
二、取長補短,提升創建質量。通過認真研讀上級加強鄉鎮財政建設及示范化財政所創建的政策規定,掌握精神要領,對標施策,不斷完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與兄弟財政所加強業務交流,互訪互學,交流取經,取長補短;深入村組、站所調查研究,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尋求改進工作的方法措施;積極配合上級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促進創建工作扎實開展。
三、建章立制,規范理財行為。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定崗定責、明確崗位職責、清理建立權力責任清單、制定便民服務措施,做到責任到人;加強內部管理,制定工作、學習、會議、考勤、財務、辦公、安全保衛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加強業務建設,制定了內部控審、資金監管、預算審查、支出審核、票據管理、檔案管理等制度,細化了工作流程,規范了財政管理;加強效能建設,制定并完善了財政人員廉潔行為規范,實行首問責任制、AB角頂崗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等措施,提高管理效能。
四、創新模式,加強資金監管。建立資金監管臺賬,將所有財政性資金納入監管范圍,對每筆資金的“收、撥、用、效”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把資金監管貫穿到財政工作全過程;嚴格內部財務流程,記賬會計和資金會計按月核對賬務,確保賬賬、賬證、賬實、賬表相符;建立公開公示制,細化了公示內容,規范了公示形式,切實提高鄉鎮財政資金透明度和知曉率;建立落實抽查巡查制度,發揮鄉鎮就近監管優勢,認真開展抽查巡查,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真實、合理、合規、高效。同時對抽查巡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并以問題為導向,完善制度,強化管理;依托全省財政業務專網和現有的財政網絡信息系統,實現鄉鎮資金全過程在線監管,提高鄉鎮財政所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轉變作風,提高服務能力。強化服務意識,充分發揮財政窗口作用,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對特殊人群實施委托辦理或上門服務,樹立良好形象;公開崗位職責,設立監督臺、意見箱和監督投訴電話,實行持證上崗,廣泛接受群眾監督,提升服務質量;建立惠民補貼群、業務工作群,拓展咨詢查詢渠道,創新服務方式,方便服務群眾;制定服務細則、明確服務標準、承諾服務內容、規范服務程序,提高服務水平;簡化辦事程序,改進業務流程,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提高服務效能,積極打造服務型財政所。
六、完善設施,提標創建檔次。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高標準建設會議室、黨員活動室、榮譽室、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檔案室和財政服務大廳,增添更新必要的辦公設施,為更好地開展財政服務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優質的工作環境,進一步鞏固示范化財政所建設成果。
來源:河南省財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