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位不好找、亂停車難管理一度是市民出行的“老大難”。針對這些難題,連日來,二七區通過引入智慧平臺、建立體停車庫、開創“共享”車位模式等方式,打出“組合拳”,破解城區停車難題,讓群眾停車不再難。
漢江路是二七區智慧停車的示范路。“這是高位視頻設備,設備每個視頻端口可以監測8輛車的停放情況,前端采集設備可以將停車數據實時傳入智慧停車平臺。”在漢江路人和路附近,二七區停管中心工作人員李允飛介紹,設備具有空余車位顯示、一鍵導航、無感支付等功能,大大節省了市民停車時間。
目前,二七區已在淮南街、漢江路等29條道路安裝高位視頻設備358套,可覆蓋停車泊位1921個。全區道路停車泊位納入了智慧停車平臺,平臺與“鄭好辦”APP或“鄭好停”微信小程序連接,市民可使用二者進行停車。
為給群眾提供更貼心的停車服務,二七區成立了省內首家停車服務行業協會,引進國內高端智能停車設備,提供智能找零、24小時在線、學雷鋒志愿服務,施劃殘疾人專用車位,引導全區經營性停車場實現高標準提升。協會還逐一走訪全區經營性停車場,幫助指導會員單位完善智慧停車硬件設施,安排技術人員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按照應接盡接原則,引導停車場數據及時接入市級智慧停車平臺。日前,全區已有191個經營性停車場納入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可提供4萬個智慧停車泊位,實現無感支付以及導航等功能。
“見縫插針”增建老舊小區立體車庫。在京廣路街道的晨曦小區,建設有2座垂直循環24個停車位的機械立體車庫。工作人員汲冬平介紹,租期長的居民每個月100多元錢就能實現立體停車,租期短的每月300多元,大大緩解了停車難問題。除了晨曦小區,目前,京廣路街道聯合花園、金祥花園等一批老舊小區停車場也在推進。
“我們鼓勵商圈開放停車泊位,居民可享受夜間包月套餐,通過系統的自動識別,實現車位的共享。”二七區停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珂介紹。除了二七商圈,二七區組織二七萬達停車場、京莎廣場停車場等以商業、辦公為主的停車場,通過社區和物業引導,對周邊居民推出夜間包月優惠停車“大禮包”,緩解居民停車難。
二七區停管中心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二七區還將會提供全方位的溫馨便捷的智慧停車服務,實現余位查詢、停車誘導、無感支付、先離場后付費等功能,讓停車不再難。(記者 劉偉平 通訊員 李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