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城廣場游人如織,名門天街成為“打卡”地,和平路步行街熙熙攘攘,白龜湖畔新人喜笑顏開……人流量越來越多,隨之而來便是“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進不去停車場,找不到車位,路邊停車被罰款……“車位已滿”成為車主開車出門最不愿意看到的四個字,如何破解“停車難”?
在鷹城廣場東側的停車場,安裝在入口的智能識別系統對進出車輛進行自動識別后抬桿放行,車輛無需停頓,順利進入車位。
為了整合市區停車資源,提高整體使用效率,提升市民停車體驗,市城市管理局拿出實招,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量身打造智慧停車平臺,計劃將市區所有停車場車位信息全面聯網、實時更新,有效提升空閑車位利用率,緩解停車難問題,幫助車主早日實現“停車自由”。目前該智慧停車平臺在內部測試階段運行良好,即將推向社會。
手機找車位無感出入爽
1月8日上午8點多,市城管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程盼駕車前往鷹城廣場。她拿出手機打開“市民通”App,搜索鷹城廣場周邊停車場,搜索結果顯示附近5個停車場有空余車位。她挑選了緊鄰廣場東側的停車場。在電子地圖導航提醒下,5分鐘后,她來到停車場入口處,沒有工作人員值守,入口的智能識別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并抬桿放行,車輛無需停頓,順利進入。半個多小時后,程盼辦完事駛出停車場時,擋桿自動升起。她的手機同步收到短信提醒,已經通過支付寶扣款。
“這是市城管局開發的‘市民通’App,具有整合停車資源、尋找車位、智能扣費功能,該系統正在進行內部測試,市區城管系統和部分辦事處3800多人正在使用,目前運行良好。”程盼解釋說。
鷹城廣場東側停車場的無感支付系統是去年1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的,管理員王清源已在停車場工作了一年多。“停車場的收費人員和管理人員原來有四五個,引進智慧停車系統后,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我的職責主要是維護車場內正常秩序,不需要在出入口值勤、監督收費。”
在市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工作大廳,工作人員通過智慧停車平臺實時掌控市區停車場及泊車位的動態數據。
根據“市民通”App顯示有空車位的停車場狀態,上午9點多,程盼和記者來到市河濱公園北門對面的停車場,這是一個小型地上停車場,能同時停放30多輛機動車。通過智慧停車系統,程盼將車順利開進停車場。
在監控室內,管理員楊敬粉介紹,這塊空地約400平方米,長期以來廢棄不用,改成了停車場。智慧停車系統是去年上半年湛河區城管局組織安裝的。“這套系統最大的好處就是車輛進出速度快,不需要等待,特別是節假日車流量大的時候,很少出現擁堵,效率提高不少。”
記者又和程盼來到凌云路中段居然之家停車場,這里同樣使用智慧停車系統,出入口處LED屏動態顯示著停車場車位總數和空余車位的數量。
據了解,目前市區正在使用無感支付系統并納入智慧停車平臺的停車場有17個,分別是市長途汽車站停車場(礦工路中段)、火車站停車場、居然之家停車場、體育村停車場、白龜湖周邊(共5個)停車場、市四院停車場、金水桶停車場(開源路中段)、河濱公園北門停車場、名門天街停車場(凌云路中段)、黃金海岸停車場(體育路中段)、鷹城廣場(王莊)停車場、興城新華路1號停車場(新華路北立交橋下)、億昇西停車場(礦工路中段)。
另外,太陽城停車場、金沙灣大酒店停車場、森林半島廣場東側停車場、高陽小區停車場等硬件設施已經安裝完成,正在向上級部門報批,無感支付系統即將投入運行。
運用“大數據”掌控全局
1月8日上午10點半,在市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工作大廳內,城市地圖出現在大型電子屏幕墻上,工程師許佳正在搜集并測試各項數據。
“你看,地圖上灰色的點是還未聯網的停車場,綠色的點是目前有較多空余車位的停車場,黃色和紅色的點代表停車場的車位接近飽和或已經飽和。”許佳隨機點擊市區體育路中段的黃金海岸停車場,圖表顯示該停車場從6點開始車輛陸續進入,占用率持續在一個高位,截至10點44分,停車場119個車位僅剩下2個車位。
該系統還能顯示同一時段市區空閑車位數量和流入流出車量、各區的車位飽和率、市區各條道路停車的熱點區域、各停車場車位利用率、停車時長規律、停車供需分析、停車盲點引流等數據。
許佳介紹,我市的智慧停車平臺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高新信息技術,將傳統停車行業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能夠為車主提供實時準確的停車場及泊車位的動態數據,有效緩解停車難題。同時,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為今后停車場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強有力支撐,從而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已有95個停車場“入駐”平臺
市城管局局長彭濤介紹,近年來,城市機動車發展迅猛。據統計,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約30萬輛,私家車保有量12萬輛,小型汽車日增長400輛,全市共有566個停車場55814個車位,停車位的供應遠遠滿足不了市民的日常停車需求。
為解決交通擁堵和市民停車難題,市城管局聯合住建、規劃、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門聯合開展“城市治堵”綜合行動,并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新建、共建、立體改建等形式,建設一批智慧停車場。
其中市住建局承建的有6處,分別是湛河體育公園綜合建設及地下停車庫、三七街雙層簡易升降式車庫、西苑小區多層自走式車庫、湛北路長青路智能化立體車庫、中興路湛河橋簡易升降式車庫、河濱廣場綜合改造及地下停車庫。
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的有湛北路中段平水智能立體停車場、河濱公園北門停車場、火車站停車場、太陽城停車場,均已建成并接入智慧停車平臺。
中興路與礦工路交叉口的地下人防工程目前已接近尾期,可提供800個停車位。東苑社區擬規劃3000平方米社區綜合體,配建地下停車場。開源路新丹尼斯地上立體停車場已完成招標,正在設計規劃。
彭濤說,雖然增加了停車場,但機動車總量與停車設施數量仍然不匹配,只有靠盤活“存量”來解決“增量”的問題,快速提高停車行業的智能化水平。該局在大量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委托研發“市民通”App,這套系統具有整合停車資源、智能查詢、泊位引導、無感支付等功能,還能夠實現水、電、氣、寬帶和行政處罰等繳費。另外,智慧停車平臺充分運用社會力量投入資金,對停車場進行升級改造。
據了解,市區566個停車場55814個車位將分三期全部接入智慧停車平臺。其中一期計劃聯網141個重點公共商業類停車場,已對接聯網95個停車場,聯網率達到67%。待平頂山市智慧停車平臺向社會開放后,將切實解決停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