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算法全部自主開發,整機零部件全部為國產,實現智能機器人的有效國產化。11月17日,全國首例“鄭州造”城市管養機器人亮相高鐵站!
上午,在鄭州東站西廣場,一部灰白相間外殼、富有科技感造型的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熙熙攘攘的人流停下腳步,人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部“網紅機器人”全程作業。這也是全國首個在高鐵站投用城市管養機器人的“首秀”。
配有機械臂的機器人會做什么?圍觀的旅客發出這樣的疑問,想試一試機器人的本領,便把手中的易拉罐扔在了機器人的前方。就在易拉罐落地的同時,機器人捕捉到了這個出現在視野的垃圾,開始向落地的易拉罐移動,隨后站定,伸出機械臂,抓起了易拉罐投入到后部的垃圾箱。“整個過程不拖泥帶水,真是長了見識!”看到機器人完成考驗,旅客們紛紛點贊。
記者了解到,此次投用的城市管養機器人并非“舶來品”,而是實打實的“鄭州造”,由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生產自主研發,對于這家總部位于中原科技城,距離高鐵東站不到5公里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來說,成立短短一年多時間,推出的這款產品驚艷十足,也足夠實用。
“小家伙雖然是第一天加入班組,但大家都對它刮目相看,也充滿信心。”說起新加入的成員,現場環衛工人這樣說道。在他們看來,城市管養機器人身板比普通人要“硬朗”的多,不怕風吹日曬、刮風下雨,能夠不知疲倦堅守一線,能夠最大限度減輕基層環衛工人的工作負荷,將成為他們最大的“幫手”和最親密的“伙伴”。
“這款機器人真正做到了鄭州產、鄭州造!”中原動力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林杰告訴記者,不久前,李克強總理到中原科技城考察,在走訪公司中提出了“創新突破一定要在科學基礎方面打好基礎”的要求,為此,公司加快完成了城市管養機器人的最后調試工作,兌現了年底要在鄭州投用的承諾,也叫響了公司“立足中原、驅動世界”的口號。
林杰表示,城市管養機器人所有算法全部自主開發,整機零部件全部為國產,實現了智能機器人的有效國產化。這款機器人整合了多項先進技術于一體,車身配備的可變形麥克納姆輪大幅提高了機器人的通過性,在平地、臺階、陡坡等地形均可通過。機器人配備的“云腦”可使相關人員在“云端系統”中了解整個清潔過程和數據,遇到緊急情況還可遠程控制操作。
除了環衛工人們稱贊的“不知疲倦”,智能化、智慧化是這款城市管養機器人最大特征。“充滿電,這款機器人可以不知疲憊的跑夠8小時。”林杰說,利用機器視覺技術,機器人可以準確識別出現在它視野中的到底是該清理的垃圾還是行人的雙腳。在規定范圍內,機器人可以像“環衛工人”一樣自主行走,不需要提前設定線路。通過一系列算法它還可以“聰明”的知道,在哪塊區域垃圾經常出現,它就會增加在該區域的巡邏次數。
記者在參訪中了解到,中原動力之所以在此款機器人中增加如此多的智能功能,其目的主要在于隨著后續的不斷“升級”,機器人能夠真正替代環衛工人完成條件惡劣的保潔工作。目前,鄭州東站西廣場共有保潔人員24名,隨著保潔機器人陸續啟用,可以替代三分之二的勞動力,大大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記者 李林 聶冬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