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增速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到2022年服務業增加值超過70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在全國的位次進一步前移。”
日前印發的《鄭州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下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目標,重要任務及支持措施。我市迎來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未來三年里,全市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將大量涌現。
數字經濟廣泛應用于服務業各領域,夜間經濟、新零售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將形成一批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重點企業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服務業品牌。
服務業產業集聚度將顯著提升。
將形成9個營業收入超百億的服務業集群、2個超500億的服務業集群,2個超千億的服務業集群,基本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區域性現代服務業基地。
1.搭建服務業一帶一核多板塊空間布局
《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我市服務業的產業格局,即構建“一核提升、一帶拓展、多板塊支撐”的空間布局,打造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服務業集群,實現核心區統領、功能區支撐、點面協同發展的服務業發展格局。
“一核”
主城區,重點發展金融、高端商貿、商務會展、健康服務和科技服務。
“一帶”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重點發展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科技服務。
“多板塊”
包括金融板塊、現代物流板塊、商貿板塊、科技服務板塊、文化旅游板塊、健康養老板塊。
金融板塊: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
健康養老板塊:河南竹林長壽山健康養老產業園區、鄭州滎陽健康產業園。
文化旅游板塊:包括鄭州市中央文化區、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
科技服務板塊:中原科技城、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鄭州金水科教園區。
商貿板塊:中原區特色商業區、二七區特色商業區、金水區特色商業區、管城回族區特色商業區、惠濟區特色商業區。
現代物流板塊:鄭州國際陸港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園區、鄭州國際物流園區、中國(鄭州)有色金屬國際物流港產業園、新鄭市傳化物流小鎮、好想你健康食品物流產業園、河南保稅鄭州全球跨境E商務產業園區(EWTO核心功能集聚區)、鄭州國際航空物流園區、鄭州萬邦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2.七大支柱產業助力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服務業發展的三年藍圖,我市將重點推進金融、物流、商貿等七大支柱產業發展。
金融業
金融業發展將以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為載體,建設與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適應的國家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
2020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力爭完成1300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18%左右,新增上市掛牌企業4家。到2022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力爭完成1500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18%左右,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0家。
物流業
將以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抓手,高質量推進“四條絲路”建設,加快物流企業轉型升級,逐步完善多式聯運體系,打造現代國際物流中心。
2020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力爭達到925億元;A級以上物流企業突破100家;培育5家城鄉高效配送骨干企業,2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冷鏈物流標桿企業。到2022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超過1040億元,引進培育國際化物流企業8家,5A級物流企業10家。
商貿業
探索發展商業新模式、新業態,加強商業集聚,更好發揮商貿流通業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繁榮城市和保障民生的作用。
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超過5000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115億美元。到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00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150億美元。
商務會展業
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積極申辦和創辦國際重要展會、論壇和文化賽事活動,將鄭州打造成為“立足中西部,輻射全中國,面向全世界”的國際商務會展名城。
到2022年,億元樓宇突破60棟;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區域性總部或功能性總部達到70家;舉辦國際性展會達到22個。
科技服務業
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引領,依托沿黃生態走廊建設沿黃科創帶,形成中部區域領先的科技服務業產業基地。
2020年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力爭達到1100個,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130億元,創新創業孵化載體達到270家,引進建設新型研發機構5家、總數達到31家。到2022年,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500個,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300億元,創新創業孵化載體達到300家,新型研發機構達到40家。
文化創意旅游業
著力打造全球華人尋根拜祖圣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示范區,以高質量文旅供給人們的獲得感、幸福感。
2020年,接待國內游客約1130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約1400億元。到2022年,接待國內游客約1490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約1800億元。
健康產業
重點實施優質醫療健康資源擴容工程。到2022年,力爭社會辦醫床位數每千人口不少于1.5張, 縣域就診率達到90%,每個街道辦事處或3—10萬居民有一所政府主導且符合國家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加快實施智慧健康工程
到2022年,完成全市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縣市兩級公立醫療機構的信息互聯互通,初步建立“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健康管理“鄭州模式”初步建立。
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
到2022年,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個具備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覆蓋90%以上的城市社區,全市12349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基本建成,主城區80%以上老年人完成入網登記。
培育健康服務新業態
到2022年,至少建成3-5個特色突出、產業集聚發展的養老養生示范園區(基地)。每個縣(市、區)建設一個綜合性老年活動中心,每個街道(鄉鎮)配套建設1至2個多功能文體活動場所。
3.設立5000萬元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為助力服務業發展,《三年計劃》明確,將加大服務業發展的財政扶持,設立5000萬元的鄭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重點投向服務業七大支柱產業,強化對服務業園區的支持力度,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將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改革開放。全面取消社會辦醫數量、地點、距離、注冊資金、消防和環評前置限制,做到“非禁即入”。推進誠信建設,構建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