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記者從濟源示范區財政金融局獲悉,為應對農資市場價格上漲形勢,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截至7月28日,濟源再次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第二批)資金357.07萬元,加上前期發放的793萬元補貼資金,今年濟源已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150.07萬元,有效緩解了種糧增支影響。
據了解,再次發放的補貼資金357.07萬元涉及王屋、梨林、玉泉等14個鎮、街道,補貼面積33.22萬畝,補貼標準10.75元/畝,收益農戶2.76萬戶。
哪些人屬于補貼對象?一次性補貼發放對象為實際承擔農資價格上漲成本的實際種糧農民,具體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種糧的農民,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開展糧食耕種收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個人和組織。
補貼資金如何兌付?財政部門按照相關規定,采取直接發放補貼的方式,及時將補貼資金發放到實際種糧農民手中。其中,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補貼資金實行“一卡通”集中發放;補貼對象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或財政專戶方式直接支付。
為確保該項涉農惠農補貼資金一一發放到農戶手中,濟源示范區財政、農業部門及時聯合制定相關工作實施方案及資金發放補貼通知,確保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有序開展;通過廣播、電視等平臺和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廣泛宣傳補貼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公布政策咨詢和24小時值班電話,保證政策咨詢渠道暢通,對農民群眾反映的情況和問題進行限期解決,確保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順利實施和農村穩定;加強數據核對工作,確保該項涉農惠農補貼資金100%發放到農戶社保卡或新型經營主體銀行賬戶;嚴格落實“七不準”原則,強化監督檢查,嚴格執行補貼信訪受理制度,杜絕各類違規違紀行為發生。
來源:濟源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