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戰再度升級。
【資料圖】
8月1日,據媒體報道,針對中創新航新的專利侵權,寧德時代再度提起訴訟,目前福建省高院已受理該案件,索賠金額1.3億元。同時,寧德時代已正式向法院起訴中創新航不正當競爭。
8月2日,寧德時代方面向時代財經確認上述消息屬實。同日,中創新航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公司關注到部分媒體報道寧德時代針對我司提起了新的訴訟,一旦核實,公司會按照法律程序積極應對。
根據公開信息,2021年7月至9月期間,寧德時代針對中創新航提出5起專利侵權訴訟。2022年5月,寧德時代將索賠金額提高至5.18億元。加上本次最新訴訟,寧德時代對中創新航的索賠金額累計達6.48億元,約為中創新航去年凈利潤的5.8倍。
7月27日,中創新航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聲明》,稱(與寧德時代)訴訟和涉案專利無效仍然處于審理階段,尚無生效判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但打著‘保護創新’的旗號,利用涵蓋在先公知公用技術的無創新性專利,對同行業行惡意打壓之實,違背專利法‘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立法宗旨。”聲明中稱。
寧德時代某內部人士則向時代財經表示,“我們工程師熬禿頭寫出來的專利,不能想偷就偷。要推動產業發展,是靠抄襲,還是靠自主創新及專利授權的有序生態?如果申請專利授權我們不給或漫天要價,那說阻礙產業發展還有道理,但若通過挖人、直接抄襲偷專利,我們會依法維權。”
根據梳理,寧德時代近三年來對塔菲爾新能源、蜂巢能源、中創新航三家動力電池企業提起過訴訟。
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3月,寧德時代因電池“防爆裝置”專利侵權正式起訴塔菲爾新能源,涉案標的1.2億元。同年,寧德時代再對塔菲爾提起四項專利訴訟,涉案標的達8000萬元。據此前媒體報道,塔菲爾團隊及技術大多來自于寧德時代,雙方技術一脈相承。
2022年2月,寧德時代對蜂巢能源及其兩家關聯公司提起訴訟,案由為不當競爭。根據裁判文書網數據,在2018年至2019年間,9名寧德時代員工離職后分別加入保定億新與無錫天宏,為蜂巢能源提供服務,違反競業協議,被寧德時代要求各賠償100萬元。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與塔菲爾新能源及蜂巢能源的訴訟案已有定論。2021年8月,法院一審判決塔菲爾賠償寧德時代2330余萬元。2022年7月19日,寧德時代與蜂巢能源達成和解,前者收取蜂巢能源和解款5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樁訴訟案件在動力電池行業內的影響比較大,其中,寧德時代與塔菲爾的專利案被稱為國內首起動力電池專利侵權案。
寧德時代與蜂巢能源的訴訟案也具有代表性,其歷時約半年時間,最終達成和解,不似塔菲爾新能源那般等待法院的最終判決,也非如中創新航這般僵持不下。對于和解原因,8月2日,蜂巢能源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和解是雙方洽談的結果,符合雙方的發展利益。我國新能源產業的領先優勢來之不易,我們要避免過度內卷,共同致力于推動我們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同日,前述寧德時代內部人士也稱,“與蜂巢能源和解,也足以證明我們并非要扼制友商發展。認錯就改,回頭用專利就申請授權,才能維護健康的行業生態。”
不過,某二線動力電池企業工程師則向時代財經表示,在業內,寧德時代的技術相對領先,其所注冊的部分專利,許多電池企業難以繞過,只能通過申請授權或其他非正規方式采用相關技術。另外,由于行業性質,即便是普通員工也存在可以接觸公司核心技術的可能性,所以一般會要求簽署競業協議。“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業界依舊存在很多躲開競業的辦法,若被發現,基本上是一抓一個準。”
據寧德時代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底,其及子公司共擁有3772項境內專利及673項境外專利,正在申請的境內和境外專利合計5777項。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寧德時代共持有專利4753個,其中發明專利占比約35%,實用新型專利占比約50%。中創新航共持有專利1044個,發明專利占比37.2%,實用新型專利占比60%。
公開資料顯示,根據我國專利法,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其中發明專利含金量最高,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標志,外觀專利含金量最低。
那么,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這場專利戰又將如何走向?8月2日,接近中創新航的知情人士同樣向時代財經透露,寧德時代提起訴訟的那幾個專利中,有部分是非常基礎性的專利,比較早注冊,后來者很難繞過去。其對專利案前景有些擔憂,“中創新航可能會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