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濮陽市工業戰線主動應對錯綜復雜的嚴峻形勢和疫情沖擊的雙重挑戰,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主動作為、應變克難,持續推進“萬人助萬企”“工業項目攻堅年”活動,積極穩生產、強服務,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確保各項工作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據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1月至5月濮陽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居全省第2位。濮陽市工業稅收17.1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工業增值稅6.44億元,同比增長13%。
濮陽市“三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濮陽市比重73.6%,同比增長7.7%。“三專”特色產業合計增加值占濮陽市比重4.9%,同比增長18.2%。
監測的15家大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72.84億元,同比增長17.4%,正增長的企業有10家。其中:豐利石化實現營業收入72.15億元,同比增長116.7%;惠成電子實現營業收入5.72億元,同比增長35.3%;盛源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4.63億元,同比增長30.5%,均實現快速增長。
一系列數字表明,在雙重挑戰壓力下,工業經濟發展“一枝獨秀”,為濮陽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提供了強大支撐。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工信系統全體人員踔厲奮發、勇毅擔當,得益于各級各有關部門攜手同心、共克難關。
狠抓6項重點 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深入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制訂工作方案,實施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搶灘占先新興產業、高位嫁接傳統產業“三大專項”,推行創新高地建設、集群強鏈提升等“七大行動”,強化政策、人才等“六項保障”。推動成立15個產業鏈工作專班,組建聚碳新材料、高端聚烯烴等7個產業鏈聯盟,配套擬定各產業鏈專班年度工作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和目標。積極申報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國家級試點,推薦硫化工、電子化學品等4個產業鏈及5家企業申報國家級選鏈選企名單。
全面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1月至5月,136個技術改造攻堅項目共完成投資95.59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75%;河南浩森生物質呋喃系列產業園等41個項目建成投產,蔚林新材料橡膠助劑清潔化生產等91個項目加快建設,項目開工率為97%。
加快推進新型化工基地建設。實施重點項目104個,概算投資819.1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24.08億元。截至5月底,完成投資146.93億元,10個項目竣工,66個項目正在建設。公共管廊項目成功申請3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已完成撥付1.6億元。全力推進聚碳新材料科技園建設。截至目前,盛源順酐項目已進地施工,特種聚合物項目正在辦理安評、能評、環評等手續;中匯新能源24萬噸/年高純苯加氫項目前期手續已辦理完成;遠東程益20萬噸/年發泡聚苯乙烯項目開始單機試車調試;翰逸神飛催化劑項目9月底試生產。
持續深化企業服務。助推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編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穩運行促增長80條政策措施等系列惠企政策口袋書,線下組織政策宣講活動9場次,有效提高了企業政策知曉率。加大“四項”對接力度。通過“濮陽政企通”網絡平臺,組織企業發布產品供需信息216條,舉辦產業產銷對接活動30余場次,達成產品購銷意向金額18億元。加強企業用工需求調查,每月開展線上線下用工對接活動,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對企業技術需求進行調查摸底,幫助企業與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對接,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開展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認定,組建專家團隊,為2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管理咨詢診斷。開展“小升規”納統專項行動,將127家“準規上”清單中的企業全部納入“萬人助萬企”分包企業名錄。截至5月底,濮陽市規模以上企業入庫299個,其中工業103個。
大力開展產業招商。結合濮陽市產業現狀和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重點,制訂產業轉移指南。繪制完成了各縣區主導產業的產業鏈招商圖譜,為市直部門和縣區研究化工產業、精準招商選商提供“路線圖”。先后對接上海陜耀新能源、上海滿久實業、中智源科技等客商,圍繞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氫能開發利用、化工新材料、無機功能材料等領域展開合作洽談。與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推進12個關聯度大、附加值高、帶動性強的項目,近期實施30萬噸/年MMA等5個項目、中期實施15萬噸/年PMMA等7個項目,總投資271億元,目前一期年產5萬噸MMA項目已開工建設。與國鴻氫能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13.6億元。
加大信息技術產業培育力度。加快年度5G網絡建設立項批復工作。目前,濮陽市已完成530個基站批復,占全年計劃量的93%。狠抓產業項目建設。截至5月底,8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9.5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8.84%。建立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及項目庫,濮陽市共申報入庫項目34個,總投資額8.54億元,入庫企業10家,其中同力水泥“5G+智慧工廠”等23個項目納入省5G重點項目庫。加快5G應用示范場景項目建設。同力水泥“5G+智慧工廠”已完成AI分析、無人機巡檢等場景部署,5G展廳已建設完畢。中原大化“無人機+AI+5G”立體巡檢項目進展順利,盛源集團“5G+智慧工廠”已實現廠區5G基站全覆蓋。與此同時,全面推動“5G+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抓好6個亮點 構建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今年以來,濮陽市工信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圍繞全年經濟目標,主動作為、勇于擔當,拓展思路、創新實干,面對疫情來襲等重重困難,及時出臺有效政策措施,穩定企業發展信心,努力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以春節連產和節后復產帶動穩產增產。出臺春節期間“援企暖心助生產”、關于“奮戰一季度、力奪開門紅”推動工業穩產提質增效等活動通知,向企業發放“六張卡”、獎勵“六個大禮包”,支持企業正常生產、穩產達產,鼓勵停產企業早日復產。春節期間,濮陽市連續生產的規上工業企業101家,較上年增加23家。節后僅12天,濮陽市工業企業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工業投資保持高速增長。以“工業項目攻堅年”活動為載體,通過細化攻堅臺賬、開展專項督導、定期調度通報、組織入庫培訓等舉措,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截至5月份,濮陽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6.7%,居全省第2位。140個產業攻堅項目完成投資274.67億元,占年計劃投資的57.3%。
企業困難有效化解。聚焦企業發展的困難和產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加大企業問題化解力度,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持續深化。濮陽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萬人助萬企”活動優秀省轄市,市工信局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企業服務工作先進單位。動態調整助企干部分包企業名錄,今年新增包聯企業1833家,濮陽市包聯企業達到2872家,實現了一、二、三產全覆蓋和“四上”企業、小微企業、“雙創”團隊等各類市場主體、創新主體全覆蓋。進一步暢通問題反映渠道,今年以來共收集企業問題277個,已解決215個,問題化解率77.6%。特別是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物料運輸問題,聯合交通部門為企業發放車輛通行證892張,并通過調整交通卡口位置等方式,解決了企業物流運輸難題。
滿負荷獎勵政策落實落地。按照要求申報省級“白名單”企業29家,公布了186家工業行業“四保”企業市級“白名單”企業。組織濮陽市規上工業企業申報一季度滿負荷生產,對滿負荷生產的44家企業共獎勵資金650萬元(含省級資金325萬元)。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效明顯。動態調整濮陽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在庫重點培育企業100家。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政策輔導,對“專精特新”企業家進行專題培訓6場次。今年濮陽市盛源能源科技等41家企業獲得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創歷史新高。
氫能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制定《濮陽市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明確把制氫、氫能裝備產業作為支持重點,通過“用”氫帶動氫能裝備產業發展。目前,中原油田兆瓦級電解水制氫項目前期招投標基本完成,預計7月中旬動工;宗惠氫氣年產3600噸高純氫項目設備安裝完畢,預計7月底投產;廣東國鴻氫能科技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
來源:濮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