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晚,盟科藥業公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8,900.00萬元到9,200.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079.33萬元到4,379.33萬元,同比去年增長84.62%至90.84%。
盟科藥業表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系公司積極拓展學術推廣力度并進一步擴大醫藥商業公司分銷網絡,同時醫院覆蓋數量增加,因此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
目前,盟科藥業營收主要以康替唑胺片為主,該產品是公司歷時十二年自研的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噁唑烷酮類抗菌藥,屬國家1類新藥,可用于治療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革蘭陽性菌感染。2021年6月,康替唑胺國內獲批上市,同年納入醫保目錄,填補了國產創新藥在超級抗生素領域的空白。
截止2023年上半年,康替唑胺片已覆蓋全國404家醫院,實現正式準入醫院及批量臨采超110家,醫院渠道銷售占比約66%,藥店渠道銷售占比約34%。由此可見,2023年,盟科藥業在銷售渠道拓展和醫院覆蓋數量增加下,康替唑胺片營收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
在此基礎上,2023年12月,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產品康替唑胺片成功續約國談,作為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繼續納入新版醫保目錄,并以原價續約兩年,為后續商業化進階夯實基礎。
作為潛在“爆款”的創新藥,盟科藥業還在加速拓展MRX-4和康替唑胺片更多的適應癥和新市場。2023年11月初,盟科藥業公告稱,注射用MRX-4序貫康替唑胺片用于治療糖尿病足感染的臨床試驗申請,新增獲得了英國、土耳其、格魯吉亞、阿根廷和智利的批準,將于各相應國家啟動臨床試驗。11月24日,公司公告稱,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關于康替唑胺片和注射用MRX-4治療耐藥革蘭氏陽性菌感染適應癥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盟科藥業康替唑胺通過“三氟非共面”的創新設計,實現了活性增加、毒性減小、獨特代謝的三重增益。在跨過極高的研發門檻后,盟科藥業不僅解決了老一代產品沒有解決的問題,實現對老一代藥物利奈唑胺市場的替換。事實上,萬古霉素的市場,也是盟科的潛在目標市場。
對于立足長遠做“百年老店”的盟科藥業,始終堅持以長期主義培育企業的長期價值。除康替唑胺片順利步入商業化外,盟科藥業已建立了擁有多項自主研發產品的創新藥產品管線,并以抗多重耐藥“超級細菌”感染為核心,向腎病領域拓展延伸研發方向和臨床應用,以解決全球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