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走向專業化發展,需要擁有完整的職業生活。教師要獲得幸福的職業體驗,同樣也需要擁有完整的職業生活。在一些教育家型卓越教師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完整的教師職業生活的面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那么,完整的教師職業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在我看來,完整的教師職業生活應該由三部分構成:日常的教育實踐、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教育科學研究。這三種生活內容在教師職業生涯中的作用不一樣,其所占的地位和比重會影響教師職業生活的質量和層次。
教育實踐豐富著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通過積累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僅靠經驗積累,教師的專業發展會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如果把整個職業生活僅僅局限于這一項內容,教師職業層次的提升會比較漫長。
理論學習充實著教師的理論修養,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使得教師能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實踐,提高教育實踐的自覺性。具有教育實踐自覺性的教師,將感性生活與理性詩意追求結合起來,職業生涯是可以多出許多樂趣。
教育科研提升著教師的教育智慧,幫助教師以智慧的眼光審視和把握教育,成為教育實踐中更為自覺、主動的主體。這樣的教師是一個實踐的創新者,是一個教育理論發展的貢獻者,他們能夠更深入體驗到教師職業幸福感。
在現實中,三個部分遞進式的不同組合,形成了教師職業發展三個層次的境界:單純憑經驗的教育實踐構成第一層,形成的是經驗為主的感性型教師;教育實踐+理論學習是第二層,可以造就理性自覺的教師;教育實踐+理論學習+教育科研成就是第三層,這里可能誕生創造型的卓越教師(專家教師、教育家型教師)。教師職業的理想境界應該向第三層進發,因為它讓教師享有更為完整的教師職業生活,達成完整的專業發展歷程。
但是,不是所有教師都是如此對待自己的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的。許多教師往往只停留在第一層次的職業生活中,部分教師可以進入第二層次,只有極少數教師能夠主動追求第三層次的職業發展,成為最頂尖的那一批卓越教師。
要成為卓越教師,應該追求教育實踐、理論學習和教育科研在教師職業生涯中的有機結合。即要在理論學習的指引下提升教育實踐水平,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教育科研,讓自己成為自覺的教育實踐工作者,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卓越教師成長中的教育實踐、理論學習和教育科研的結合過程,大體要經歷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理論走向實踐。這一過程又要經歷三個時期:
一是在實踐中碰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時,到書本中去尋找理論幫助。這一時期,實踐是一種挑戰,理論學習則常常有“臨時抱佛腳”的味道。
二是有意識用理論指導實踐。系統進行理論學習后,開始在實踐中有意識地運用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在相關理論指導下尋找最優的實踐方法和方式,教育實踐開始“理性化”。
三是理論與實踐比較好地結合在一起。能夠將不同教育理論流派的觀點與自己的實踐進行融合,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并開始嘗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觸的理論觀點,教育實踐的創新開始顯現,個人教育實踐理論觀點開始萌芽。
這一階段第三個時期的出現,是理論學習和實踐經驗都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的成果,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系統學習和一定的教育教學實踐積累。
第二個階段是從實踐走向理論。當有了一定的理論積累和實踐積累后,教師會在教育教學中開始探索自己的風格與特色,于是就產生了建構自己的教育理念甚至教育思想的想法,開始有意識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想法進行總結和提煉、提升,以求形成自己的教育知識和教育理論(即教師個人的教育實踐理論)。這一時期有兩點需要引起教師注意。
第一,要自覺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系統反思、批判,找出可以進一步改進、完善的地方,不斷促進實踐的發展。這種反思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反思,是在用理論修正自己的實踐方法和教育理念。
第二,要保持對教育教學理論前沿的敏感性,不斷吸收新理論、新觀點,并結合自己的實踐和反思,把新觀點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中,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教育思想。
這一階段的教師還會產生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不再局限于就教育而論教育教學了,而是不斷拓展自己的學習領域,用更多的角度來審視教育教學實踐,主動結合學科的專業特點,嘗試從文化學、社會學、哲學等多個角度來看自己的教育實踐,以期拓寬自己的視野、發展自己的思想。
卓越的教師在追求教育實踐、理論學習和教育科研相結合的過程中,一般會呈現出兩方面的特質,這是追求職業發展的教師需要關注和學習的。
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微觀方面,他們常常觀察更為深入、細致,他們力求在細節觀照中提高自己處理教育教學事件的能力、發展自己的教育機智、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放棄每一個可以優化、完善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機會。二是在教育教學的宏觀方面,他們會更努力提升自己的眼界,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教育,厚植教育情懷。有了這種情懷,他們對學生會充滿無私的關愛之情。雖然他們也擺脫不了社會現實的制約,但是他們卻可以在讓人不滿意的現狀中跳出優美的教育舞蹈。二者在職業生涯中的有機結合,會讓卓越教師體驗到職業發展所帶來的幸福。
或許卓越教師距離我們大多數教師有點遙遠,但是在日常的、平凡的教育職業生活中,我們仍然可以不斷嘗試——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多一點理性、優秀的意味,卓越教師也可能就在這個“試一試”的過程中修煉而成了。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師報》2023年04月05日第13版
作者:黃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