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高毅哲)“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和高校擴招的疊加效應下,我國高等教育將會面臨高校生源危機、教育資源浪費、大學生就業難和企業用工荒同時并存的局面。”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建議,統籌調整高校布局和專業結構,科學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資源。
王仁祥建議,一是統籌調整高校布局和專業結構,科學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資源。嚴控高校密集地區新增高校,提高對中西部地區省屬高校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教育部會同財政部聯合設立學科專業建設專項經費,出臺經費管理辦法,引導高校對接地方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建設,錯位發展學科專業。改革高校經費撥款制度,建立獨立的第三方績效評價體系,并將在校生人數、應用科研成果、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作為重要評價指標,通過區域競爭、校際競爭來分配財政經費。探索高校退出機制,優化高等教育資源存量,統籌做好薄弱高校撤并和穩定工作。
二是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激發高校辦學活力,積極拓展高校生源。推動高等教育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型;推動普通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支持部分高校堅持“小而精、優而特”發展;推動優質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大學,探索開展本科層次專業試點;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等。在不增加高校絕對數量的情況下有效提升優質高校容納能力,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三是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集中教育資源向教學環節傾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完善高校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提高產教融合水平,根據生源結構適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銜接專業課程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校人才質量和社會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作者: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