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為班主任,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要講究藝術性,讓學生每一天滿懷期待地投入學習和生活。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我設計了“小獎條”。
“小獎條”分別是“上課遵守紀律獎”“認真完成作業獎”“善于提問獎”“積極發言獎”“排好路隊獎”“努力進步獎”“書寫之星獎”“口算達人獎”“每周進步獎”“好人好事獎”。特別優秀的,還可以得到“好想夸夸你”的“小獎條”。
“小獎條”其實就是個性化的表揚信,有針對性地表揚、肯定學生的良好行為。學生只要集滿5張“小獎條”,就能兌換一張“免寫作業單”和一顆糖;集滿10張“小獎條”,就能得到一張“大獎狀”和一次當眾點贊;集滿20張“小獎條”,學期末就能得到“最高榮譽獎章”和一些學習用品。這種階梯式獎勵機制,能夠不斷促進學生自我進步。
當然,我在鼓勵大多數學生的同時也會看到“少數人”,雖然這部分學生平時表現不那么耀眼,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保持期待,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閃光點,日積月累,日趨完美。
每次上課前兩分鐘,我給上周集滿5張“小獎條”的學生頒發一張“免寫作業單”和一顆糖,并真誠地恭喜他們,他們在老師的祝賀聲和同學的掌聲中接過“免寫作業單”和一顆糖。給足儀式感,收獲榮譽感,激發每個學生獲得表揚的渴望,有了渴望也就有了行動。
每一次表揚,我都會用手機拍下來,并將照片分享到班級微信群里,寫幾句熱情洋溢的祝福語,與家長分享孩子在學校取得的進步、獲得的贊美。獲獎孩子的家長特別自豪,其他孩子的家長也會送上祝賀,如此形成家校協同教育的氛圍。
“小獎條”大作用。一張普通的白紙為什么會讓學生如此著迷?只因班主任心中裝有學生,只因學生在乎班主任的評價。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南昌市鐵路第一教學集團桃花校區)
《中國教師報》2023年02月15日第12版
作者:朱 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