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數字變革與教育未來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特別報道 2023年2月13日—14日·北京
中國教育報:教育數字化浪潮中,教師應具備哪些關鍵能力快速應變?
陳紅艷:教育數字化到來,教師需要具備一些必要的能力,我用3個“變”來總結。一是快速學習能力。教師要抓住當下,對新技術、新工具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提升人機協同教學的能力,實現追變。二是深度學習能力。教師要運用大數據反思課堂問題所在,進而思考如何調整教學,以反思來應變。三是創新能力。技術與教學正在深度融合,很多未知的東西不可預判,但同時,數據為我們探索未來提供了支撐。所以,教師要用一種靈活的創新力來求變。
中國教育報:如何為教師提升信息素養搭建“腳手架”?
陳紅艷:首先,用優秀案例引領。國家層面建立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匯集了海量的優質資源。徐州市云龍區設計了“云碼云學”,進一步篩選優質資源,整合成二維碼推送給教師和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模仿、培訓,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其次,云龍區研發了“333”教研模式,集合區域、集團、各校教師形成共同體進行教研和探討,共同解決數字化的問題。再其次,通過校企合作、校園合作,發揮專業力量的優勢。讓企業專家為教師提供指導培訓,讓專家學者來到教師身邊,把前瞻性的理念輸送給教師,從而在技術上、思想上全面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本報北京2月14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3年02月15日第2版
作者:本報記者 林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