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應“指導學生堅持開展課外閱讀,注重培養和發展閱讀素養”。按照新課標要求,我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名著,同時優化作業設計,嘗試“五育融合”,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每日基礎閱讀——四格漫畫與定格動畫。在《伊索寓言》基礎閱讀全部完成后,我布置了“四格漫畫”任務,要求學生任選一篇喜歡的故事,充分調動各學科知識,用4幅圖提煉出故事的梗概和主旨。學生還要另選一篇的故事,結合四格漫畫任務中學會的分鏡、人物形象設計等技巧,完成一部定格動畫的拍攝和剪輯。任務完成后,學生抽簽進行每日課前5分鐘的輪流展示,講解自己的設計思路和創作中遇到的困難或閃現的靈感。
學期拓展閱讀——劇本創寫與戲劇表演。在閱讀狄更斯著作《圣誕歡歌》的教材簡寫版之后,我組織學生根據“故事山”圖式的情節分析,創寫小說配角雅各布的前傳,并將其改編成劇本進行排練演出。學生在劇本創寫和戲劇演出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英語、語文、美術等學科知識,對故事情節的邏輯性和合理性反復推敲,充分鍛煉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寒假拓展閱讀——海報設計與情節導圖。我將小說《弗蘭肯斯坦》布置為寒假作業,要求學生重新設計小說封面和電影海報,繪制人物關系思維導圖,同時準備下學期開始的“閱讀圈”任務展示。
自英語名著閱讀教學開展以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素養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對于運用跨學科知識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熱情也有了極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也在一次次名著閱讀任務的完成過程中不斷加強。
(作者單位系四川省新津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3年01月18日第16版
作者:劉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