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隨著北京正式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養老成為五分之一常住人口關注的重點話題。1月17日,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進入第四天,多位政協委員和多個界別圍繞養老適老化改造問題建言獻策:從1000平方米社區走向1平方米衛生間,適老化改造的實現既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引入產業和社會力量。在這一過程中,適老化改造標準、多方力量和部門聯動、滿足定制化需求的集采都成為推進改造的關鍵所在。
農工黨北京市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養老、物業、社會服務融合
“目前來看,居家養老服務業的準入門檻和服務標準缺乏制度規范,社區居家養老信用體系也有待建立。同時,居家養老服務缺乏有效的監管渠道,難以對各部門的組織實施、服務企業的服務過程、資金使用安全等進行有效監管。”在完善社區適老化建設體系上,農工黨北京市委提出多點舉措,首先要健全社區養老機構設置標準,優化布局,擴大覆蓋面,圍繞“增量開發、存量改造”推進互助養老服務設施更新。
同時按照統一規劃,分區、分級規劃并優先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新建住宅小區,要按照標準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建設、驗收、交付使用;老舊小區通過置換、購置、租賃等方式配備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用房。此外要制定社區無障礙環境設施建設標準,推進北京市宜居適老化社區的改造。并把養老服務、物業服務、社會服務進行產業融合,打造舒適安全的老年友好社區生活圈。
市政協委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執行院長許艷麗:
多類補貼適老化衛生間改造
“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傷殘、失能、致死的首要原因。”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執行院長許艷麗在今年北京兩會期間重點關注養老及適老化改造話題。
“適老化衛生間的改造可以與無障礙、人性特點、經驗成果及數字化相結合,并設立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標準。”
對此,許艷麗建議,對存在適老化改造需求的老人可給予一定資金支持。“比如出臺鼓勵政策,老人年滿60歲就可以自愿申請改造,并實行政府財政補貼+物業出資+居民出資的原則。或者增加住房公積金提取方式,如果有改造適老化衛生間的需求,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此外,政府也可以對殘疾老年人給予補貼支持。”
“住建部門需編制‘北京地區老舊小區適老化衛生間改造標準’,將適老化改造制度化、標準化。”許艷麗表示,有關部門要聽取居民意見,采取自愿申請、一戶一策、一區一策,滿足不同家庭的適老化改造需求。
市政協委員、醫養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余立新:
政府集采企業參與適老化改造
“如果不能實現規模化,企業的付出和收益就難以達到平衡,會導致出現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的企業難點。” 北京市政協委員、醫養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余立新表示,企業比較希望能夠通過政府或者街道,收集居民的適老化改造需求,再通過統一集采的方式將服務落地。
“實現適老化改造的精細落地,需要基層政府先行,同時跨界部門之間進行整合。”余立新表示,“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整理需求,并實時分發給企業端、供給端,讓服務和被服務之間的連續性更好。”
同時,政府要積極引導企業參與適老化改造。“這種引導應該是可持續的、穩定的,讓企業在‘從0到1’的階段中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