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法國,公立學校教師為國家公務員,其資格考試和崗位編制由國民教育與青年部統籌,學區(相當于我國省一級教育行政單位)負責具體執行。教師初次分配時可以表明自己的意愿,但總體而言,學區會根據地方整體教育規劃分配新教師。因此,教師流動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法國國民教育與青年部官方數據,2020年法國初等教育階段教師流動比例為1.1%,中等教育階段教師流動比例為1.6%,且年齡不足30歲的教師流動率明顯高于30歲以后各年齡段。
法國教師流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學區間流動,其次是學區內流動。通常每年11月末至12月初會啟動學區間崗位流動工作,國民教育與青年部根據各學區的入學率、師生比等數據將崗位配額分配到各學區,其間會特別關照貧困地區和社會問題較為嚴重的學區。教師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登錄相關網站建立個人檔案,遞交換區工作申請。國民教育與青年部通常會在次年3月對外公布結果,隨后則啟動學區內崗位流動,學區長與學監根據學區崗位需求和預算發布信息,通常于6月份完成崗位分配。在次年秋季開學前,國民教育與青年部可能會調整或補充一部分教師崗位。
按計劃管理教師崗位旨在更合理地在全國范圍內配置師資,同時尊重教師本人的工作意愿,調動其工作積極性。法國國民教育與青年部承諾教師流動按照公平、透明、合理的原則開展,為方便管理還建立了一套教師積分管理制度。積分包含固定分和附加分兩部分:教師的職稱和工齡對應的分數屬于固定分;附加分則包含個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兩方面,其中與配偶兩地分居、身體有殘疾以及在教育優先區(REP)等教育薄弱學區工作可以得到很高的附加分。例如,中學教師每增加一年工齡可獲得20分,而在強化教育優先區(REP+)工作5年以上可獲得400分附加分。
除國內輪崗外,工作滿3年的法國教師還可以申請出國任教。法國與136個國家500多個機構建立了海外教育網絡,主要由國民教育與青年部下屬的海外教育署(AEFE)負責管理,所有公立學校的教師都有機會參與海外行動和培訓計劃。海外崗位的合同期限最長為6年(教師自簽約起6年內不超過退休年齡)。教師不能連續申請海外崗位,中間間隔至少3年。隨著歐洲教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法國教師還可以通過本學區申請到歐洲學校(主要面向國際和區域組織的官員子女開設)授課,這類教師也屬于輪崗而非借調,合同期限最長為9年。此外,中學教師還有機會參加特殊輪崗,包括“大學校”預備班崗位、高中會計和管理專業崗位、國際班教師崗位等。這類崗位的錄用不是看積分,而需要通過面試,整個過程由國民教育與青年部直接負責。
統籌教師崗位編制并開展有計劃的教師流動,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區域師資不均衡的問題,比如配合教育優先區小班化授課政策將教師分配到薄弱學校,或通過積分制度和特殊津貼吸引教師在薄弱學校工作。同時,積分流動制度也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出發點。但法國的教師流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教育優先區的教師資歷普遍較淺。根據法國2021年教育年鑒統計數據,2020學年在教育優先區、強化教育優先區等地區工作的教師比其他地區教師的工齡平均少6年,這種差異在中學階段尤為明顯。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22年07月14日第7版
作者: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