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同屬于黑龍江的兩家乳企,完達山和飛鶴,在推進著同樣一件要事——上市,其成敗為各自埋下截然不同的命運伏線。
彼時在體量上和完達山差距不小的飛鶴,如今年收入逾200億元,而當時位列國內乳業第一陣營的完達山,不知不覺掉出行業大隊伍已久,營收規模已不及許多區域性小乳企,飛鶴去年的凈利潤約莫是完達山的70倍。
上市,也成了完達山耿耿于懷的心事,20余年來屢敗屢戰。為了扭轉近年來的業績頹勢,董事長王貴執掌之下的完達山,似乎將希望寄托于此,想要借助資本的力量為公司發展帶來轉機。
在8月28日在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高寒生態奶業發展高峰論壇,完達山方面再次向外界明確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沖擊國內上市。
上市計劃提前,等不及了?
完達山對上市長達20余年的等待,似乎又到了見分曉的時刻。
從2000年首度在A股完成上市輔導以來,完達山至今已經數次擱淺在登陸資本市場的門口。不論是因公司董事長撤換后無法報送材料,還是2007年不巧撞上三聚氰胺事件,完達山的上市之路總是波折不斷。
2019年,多次受挫的完達山決心再度重啟上市計劃,在控股股東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的時間表中,完達山將于2025年前完成上市。
現如今,完達山似乎等不及了,這一計劃被提早至2022年。
完達山新董事長王貴近來提及“上市”一詞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多次強調,“2022年是公司推動企業上市,實現決定性發展的關鍵之年,在當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大環境下,要盡快完成公司上市工作,培育更強的商業能力、資本運作能力、品牌營銷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已迫在眉睫。”
為此,完達山先后進行了公司更名、股權轉讓等操作,不斷加速上市步伐。
今年年初,完達山完成了6.6%股權的掛牌轉讓,成交金額為3.21億元。完達山方面表示此舉是為了優化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和上市有利。
但有接近完達山的人士曾向藍鯨財經透露,“完達山該股權變更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完達山的資金相對有些緊張,完達山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來獲取資金,補充現金流”。
此外,完達山為沖擊上市,還進行了一次改名,由“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現在的“北大荒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完達山由區域性的品牌,搖身變為由北大荒這個央企直管,戰略地位提升。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上市不是上刑,對企業發展和員工激勵都是更好的推動力,所以上市不成只能是企業自身的原因,產品、業績都不是根本,企業的體制機制和思維模式是決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發展緩滯掉隊,上市救業績?
在今年7月舉辦的2022年半年工作會議上,完達山略顯“勉強”地透露了公司上半年取得的成績: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與同期相比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
沒有具體數額,也未披露增幅,自去年對凈利潤遮遮掩掩不公布以來,外界越來越難摸清完達山的經營狀況,只能從之前的業績展望中略窺一二。
在完達山對2021年的業績展望中,公司目標是力爭2021年實現收入50億元、利潤1億元。
可以想見,完達山的利潤恐怕未達預期,否則也不至于“羞見公婆”,只是宣傳營收首破50億元大關,完全不提及利潤具體情況,盈利能力成迷。
拿可知的業績數據,和同業進行對比,可以清晰看到完達山這些年的發展緩滯和失速掉隊。
要知道,2004年,完達山以13.5億元的銷售收入,1262萬元的凈利潤,在全國乳企綜合排名中位居第四,僅次于伊利、蒙牛和光明。
而如今,曾經的老對手伊利、蒙牛,在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05.96億、881.41億,凈利潤分別為87.05、50.26億。
當年在體量上無法和完達山相提并論的飛鶴乳業,如今也將完達山遠遠地甩在了后邊。年報數據顯示,飛鶴2021年營業收入達227.8億元,凈利潤為69億元。
光是飛鶴的利潤,已大大超過完達山的營收總額,更別提完達山諱莫如深的凈利潤了。即便其凈利潤如期達到1億,也不及飛鶴凈利的零頭。
如此云泥之別的差距之下,也難怪焦慮的完達山著急上市了。不過,上市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幫助企業實現業績上的蛻變,不少上市公司在登陸A股之后,不僅業績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現持續下滑甚至虧損的情況,資本也會隨之反噬企業自身。
尤其是近年來完達山主營的液態奶和奶粉領域愈發“內卷”,人口紅利減弱后存量競爭激烈,在巨頭乳企的擠壓之下,即便成功上岸二級市場,業績不佳最終也只會落得一地雞毛。
高端產品缺位,挑戰重重
2019年,完達山制定提出了“雙百億”戰略目標,即完達山將在2025年前實現上市,且到2025年實現營收100億元和市值100億元。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完達山的年營收僅剛過50億,要在所剩不多的時間里做到業績翻番,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不得不說是難如登天。
同時,完達山的盈利能力過弱,難以帶動業績的大幅正向增長。其整體利潤不高主要原因是,完達山的整個產品體系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中高端、高端、超高端產品比例較低,而且動銷比較差。
為此,完達山近年來開始發力布局高端化市場。今年5月29日,完達山宣布旗下重磅高端新品——稚采嬰幼兒配方奶粉正式上市。據了解,完達山還入局A2概念,推出有機A2系列奶粉、黑沃A2β—酪蛋白有機純牛奶等高端系列產品。
去年7月,完達山提出“高寒生態奶”概念,作為品牌增量的全新賽道來打造,同樣定位為液奶和奶粉當中的高端產品。
只不過,完達山正在發力的高端常溫奶市場,是伊利、蒙牛的核心腹地,鑒于渠道、營銷等并不占優,突圍難度實在不低。
業內認為,高端市場是乳企爭奪的焦點,各大企業都在加碼布局,完達山這個時候想要分得一杯羹,似乎為時過晚。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于完達山沖擊上市和布局高端舉動表示,“完達山乳業現在所有的布局都是在為上市而進行,上市確實可以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但是當完達山乳業整體核心實力較弱的時候,包括渠道、產品力等尚且不足時,上市也并不會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比如即便推出高端產品,消費者也并不一定會認同。”
朱丹蓬還認為,完達山的機制跟體制比較僵化,運營模式沒有享受到中國乳業高速發展的紅利,整個品牌營銷,產品渠道,團隊體系這一塊并不能被看好,已經落后于整個行業的平均發展水平。
試問,在競爭白熱化階段的乳業市場,上市就能化解完達山當前的難題嗎?當自身業務亟待調整,層層重壓之下,或許完達山的當務之急并不是上市。(王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