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十四五”規劃明確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發展路徑
高端著眼興產業 數字賦能新航空
發布促進自貿試驗區產業發展支持政策30條、形成“區域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綜合服務”審批改革新體系、105項行政權力下放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正充分利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優勢,發揮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節點作用,最大限度釋放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紅利,實現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耦合發展,在“十四五”期間全力構筑擴大開放政策新高地。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大興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擴大開放,高水平建設臨空經濟區。這份規劃綱要研究編制之初,大興區發改委進行了多輪反復的調研和論證,最終從載體、平臺、政策三個層面回答了如何“擴大開放,高水平建設臨空經濟區”。“我們以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為思考基點,重點考慮城市活力、城市品質,動力源作用體現在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的創新驅動力,對接好高質量發展。此外,還重點考慮落實北京‘國際交往中心’的戰略定位以及北京市賦予的‘三區一門戶’功能定位中的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大興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對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的階段特點進行梳理發現,“十四五”時期,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處在起步區主體框架搭建階段,以航空服務保障產業為主,但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以及機場集聚效應和臨空導向性產業的不斷增強,將逐步帶動大興資源配置效率優化和城市發展能級提升。
今年上半年,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發布促進自貿試驗區產業發展支持政策30條,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大興組團和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大興)范圍內適用。產業支持政策重點聚焦生命健康、航空服務保障、樞紐高端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等“1+2+2”重點產業領域,發揮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自貿試驗區及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疊加效應,進一步推動國際性高端產業在臨空區內集聚發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獲悉,截至目前,北京自貿區高端產業片區大興組團實施方案134條任務實施率達76%。已經在生命健康、綜保區、貿易數字化、金融等重點產業領域研究形成一批制度創新訴求。此外,第二批賦權清單正式發布,105項行政權力下放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聚焦土地一級開發、建設工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全過程,充分實現“臨空經濟區的事,臨空經濟區辦”。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體政策實施上,臨空區推出“管家式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近者悅、遠者來”。“全面推行‘區域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綜合服務’審批模式,覆蓋所有社會投資項目和全部產業,將綜合指標體系納入標準地指標。”據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實現“讓企業一次都不用跑、跑一次是例外”,形成“評估可共享、出讓有標準、承諾即批復、全程包服務”全過程管理服務模式。
發展抓項目,根本抓規劃。為了科學有序布局起步區功能,臨空區創新“空間策劃+城市設計+規劃編制”三同步編制模式,完成體現國際一流標準的國際航空社區和國際生命健康社區城市設計及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編制, 將打造功能復合、藍綠融合、地上地下一體化、建筑風貌等高品質類海外功能區。(記者 蒲長廷 攝影/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