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六部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
(圖源于工信部官網)
意見涉及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完善金融財政和人才政策等多個方面。
其中,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方面,意見提出,要分類制定完善遴選標準,選樹“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標桿,同時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內市場領先的“小巨人”企業,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引導“小巨人”等各類企業成長為國際市場領先的單項冠軍企業,引導大企業集團發展成為具有生態主導力、國際競爭力的領航企業。
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意見表示,支持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并推動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優質企業開放,建設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和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
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方面,意見指出,組織領航企業開展產業鏈供應鏈梳理,鼓勵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整合產業資源,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推動優質企業中的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快在關鍵環節和中高端領域布局;鼓勵增強根植性,引導有意愿的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帶動關聯產業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等。
引導優質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面,意見表示,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5G應用創新行動,組織實施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打造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培育一批綜合性強、帶動面廣的示范場景,建設和推廣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百萬工業APP培育行動,實施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等。
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方面,意見稱,鼓勵領航企業對上下游企業開放資源,開展供應鏈配套對接,與中小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構建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發展生態等。
提升優質企業開放合作水平方面,意見提出,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構建區域產業鏈共同體,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支持企業實施“抱團出海”行動,牽頭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鼓勵地方有序建設中外合作園區,吸引更多的全球高端要素、高端制造能力,支撐促進企業發展等。
完善金融財政和人才政策措施方面,意見表示,要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支持引進高端人才,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設先進制造業實訓基地;鼓勵各地研究制定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支持政策措施等。(記者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