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今天(17日)上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民政部將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重點關注因災因疫致貧返貧的群眾,重點加強五類困難群體收入狀況監測,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加精準的救助服務。
民政部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和各級財政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
全國城市低保平均標準從每人每月330.1元,增長到目前的694元,增長了1.1倍。農村低保標準從每年的2068元增長到目前的6150元,增長了1.97倍。
下一步,民政部將繼續完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到社會救助范圍,重點關注因災因疫致貧返貧的群眾,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同時實行低保漸退政策,對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給予一定時期的漸退期,讓群眾能夠逐漸過渡、逐漸適應。
重點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剛性支出較大導致生活出現困難的五類人加強收入狀況監測,做到及時發現、精準干預、精準救助。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民政部副部長 王愛文:
要健全完善分級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打造綜合救助格局,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臨時救助和醫療等專項救助,把各項救助政策綜合起來,精準施策。強化信息手段的使用,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加方便、更加高效、更加精準的救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