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針對“惠民保”的監管文件正式出爐!
6月2日,銀保監會辦公廳正式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規范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下稱“定制醫療保險”,俗稱“惠民保”)業務、量身打造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服務民生保障,提出強化可持續經營開展專業服務等要求,并對多條違規行為列出“負面清單”。
這也意味著,自2020年開始全國遍地開花的“惠民保”將迎來強監管。
應遵循商業健康保險經營規律
《通知》指出,在發揮市場作用、服務民生保障方面,保險公司開展“惠民保”業務,應遵循商業健康保險經營規律,實行市場化運作,按照持續經營和風險可控原則,科學合理制定保障方案。
同時應因地制宜,保障方案體現地域特征,契合當地群眾實際醫療保障需求。鼓勵將醫保目錄外醫療費用、健康管理服務納入保障范圍。
《通知》強調,定制醫療保險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管理應嚴格遵守監管制度,基于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等有關數據合理預估投保人數規模,做好保費測算和保障方案制定。
《通知》還要求保險公司堅持穩健經營、提供專業服務。
具體來看,保險公司應對“惠民保”業務進行審慎評估,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開展產品回溯工作,健全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專業能力建設,運用科技手段有效提升運營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服務效率,增強風險控制能力。
還應具備穩定、專業、規范的服務能力,能夠在項目所在地提供承保、理賠、咨詢等服務,具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信息系統,以滿足消費者對醫療保障服務的持續性需求。通過互聯網平臺接受在線投保的,應遵守互聯網保險的相關規定。通過第三方合作機構提供特定藥品等服務的,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此外,應嚴格做好風險提示,對保障責任、免賠金額、理賠流程等信息進行如實、充分說明,暢通咨詢投訴渠道,建立完善的回訪制度,維護消費者利益,依法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
重點查處九大違規行為
《通知》明確指出,保險公司對開展“惠民保”業務負主體責任??偣卷殞徍吮U戏桨覆⒊鼍呤跈鄷?、精算意見書和法律意見書,指導和督促分支機構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加強業務全流程管理,完善落實內部問責機制。
《通知》要求,銀保監會派出機構應注重對新業務、新模式的動態跟蹤,加強與地方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監管工作力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并重點查處以下9大問題:
· 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數據基礎;
· 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產品或未及時報告保障方案;
· 參與惡意壓價競爭或承保價格低于成本;
· 違規支付手續費、經紀費或其他費用;夸大宣傳、虛假承諾、誤導消費者;
·拖賠惜賠;
·冒用政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
·合同期間內單方中途退出;
·泄露或違法使用消費者信息;
·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等。
同時鼓勵保險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自律組織作用,組織參與屬地保障方案擬定等相關工作,探索建立定制醫療保險服務規范,搭建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引導保險公司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提升行業服務效能。
持續發展待觀察
惠民保到底有多火?眾托幫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龍格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共有23省82個地區179個地市111款產品上線,全國范圍內累計超4000萬人參保,保費收入超50億元。
2021年,惠民保熱度依舊。龍格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12日,共有19省56個地區134個地市69款產品上線,全國范圍內累計超過4000萬人參保,保費收入超30億元。
據龍格保守估計,2021年全年參保人數將達6000萬,破7000萬也大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大火的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也交出了較理想的成績單。據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副秘書長伍國良在平安養老ESG戰略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自4月27日上線至今,“滬惠保”已有575萬人投保,占可參保人數的30%。預計到投保結束時的6月30日,投保人數可能會達到700萬。
事實上,對保險公司來說,核心關注點一直都是可持續性問題,比如參保率低、面臨虧損、帶病群體大等問題。對參保人來說最關心的是續保問題,尤其是第一年已經申請過理賠的人,第二年是否還能參保。
申萬宏源在其研報中也提到,當前惠民保實務推廣中仍有諸多問題,一是市場化定價機制有待破局,未來需要進一步探索市場化定價,有效形成完善的浮動費率機制;部分地區出現“一城多款惠民保”密集推廣現象,長期來看不利于提升單個產品投保率。二是投保人群平均年齡整體偏高,對二次開發和經營壓力帶來挑戰。三是惠民保受價格普惠定位的約束,面臨產品保障范圍有限、免賠額較高的窘境。
其表示,未來提高商業保險公司對醫療數據的可及性,實現準確定價、精準控費,是解決惠民??沙掷m性痛點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