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半年的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農再”)披露了首份償付能力報告,2021年1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6.01億元,凈虧損3.15億元,截至1季度末,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202.61%。由于2020年12月31日才成立,銀保監會尚未對中國農再進行風險綜合評級。
不久前,銀保監會還陸續核準了中國農再董事長、總經理、5位監事及6位董事的任職資格。曾任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的趙陽出任中國農再董事長;曾任國壽財險農村業務部總經理的郭莉,出任中國農再總經理。
除了趙陽、郭莉之外,中國農再的高管團隊中還有多名銀保監局系統人士。比如,曾任寧波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的白云,擬任該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曾任山東銀保監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的王成偉,擬任該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中國農再的籌建及發展,有著相當政策意義。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曾在中國農再創立大會和第一次股東大會上表示,籌建中國農再,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公司要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聚焦農業再保險主業,加快建設成為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的基礎和核心。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保險實行的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和協同推進”的原則。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農業保險發展。目前,農業保險保費構成中,中央及各級財政補貼占75%左右。為建立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農業保險實行大災風險準備金制度,要求保險公司從保費和經營利潤中提取大災風險準備金,防范化解大災風險。
為落實中央改革辦重點改革任務,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建設,銀保監會牽頭制定了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方案。其中,財政部出資90億元,占比55.90%;中國再保險集團、農發行、中華聯合財險、國壽財險、北大荒投資分別出資10億元,占比6.21%;太保財險、平安財險出資8億元,占比4.97%;人保財險出資5億元,占比3.11%。( 李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