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長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長生人壽”)70%股權被掛牌轉讓,轉讓方為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全資子公司長城國富置業有限公司。
作為長生人壽的絕對大股東,長城資管此次擬將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順利轉讓后,長生人壽與長城資管12年的緣分將全部斬斷,長生人壽也將不再是資管系險企。
對于長城資管來說,轉讓長生人壽股權是在財政部和銀保監會要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回歸主業的大背景下做出的。除長生人壽外,公司還陸續轉讓了多家控股公司的股權。
而對于長生人壽來說,自身業績不佳、多年虧損的情況擺在面前,留給繼任者的難題和挑戰相當多。截至目前,長生人壽的多名高管出自于長城資管,在股權轉讓完成后,長生人壽管理層或將迎來洗牌。
12年緣盡于此,長城資管擬退出
此筆股權掛牌預披露從4月14日開始至5月12日結束。由于是預披露信息,在這份掛牌信息中沒有公開股權轉讓的價格。
長城資產是四家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其旗下擁有長城華西銀行、長城國瑞證券、長生人壽保險、長城新盛信托、長城金融租賃、長城投資基金、長城國際控股、長城融資擔保、長城金橋咨詢、長城國融投資、長城國富置業等10多家控股公司。
出清手中持有長生人壽全部股權,對于長城資管來說也是一個痛苦且漫長的決定。長城資管對公開媒體表示,此次股權轉讓的決定,是在財政部和銀保監會要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回歸主業的大背景下做出的,而這一行為或早已有跡可循。
今年2月,長城資管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會上長城資管確定了以“穩中求進、守正創新、強基提質、共促發展”為總基調,堅持聚焦主業,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創新驅動,堅持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
3月,長城資管再度發聲:“結合公司業務結構、資產結構、集團架構,明確了’聚焦主業、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堅決回歸不良資產主業,準確把握市場脈搏,緊抓后疫情時代機遇。”
3月22日,長城資管還對河鋼資源進行了股權減持,退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名單。此外,長城資產還擬出售旗下長城新盛信托的控股權,受讓方限定國有企業,正通過某大行投行業務部門尋求受讓方。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僅有長城資管一家資管公司做出“回歸主業”的決定。2019年,中國信達也曾因回歸主業,轉讓其持有的幸福人壽全部股權,且其持股的國任財險,股權也慢慢被稀釋。
一旦長城資管將長生人壽出售后,在四大國有資管公司中,將僅余東方資管還持有中華聯合保險控股公司的股權。
長生人壽前世今生,第三次股權遷移
長生人壽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中國首家獲準開業的中日合資壽險公司,前身名為廣電日生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公司初始股東為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和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中外雙方各占股50%,注冊資本金13億元人民幣。
2009年,上海廣電因自身經營不善和回歸主業兩方面原因選擇退出長生人壽,在其拋售長生人壽股權時,長城資產接手。實力強勁的股東接手后,公司不光更了名,資本金都翻了好幾番。2009年,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和長城資管分別注資5億元,長生人壽注冊資本由3億元變為13億元。
似乎是不滿足于與外資公司平分長生人壽的管理權,2015年,長城資管攜手其全資子公司長城國富對長生人壽再度增資。兩家公司共同出資8.67億元,長生人壽的注冊資本金增至21.67億元,增資后長生人壽股權變為長城資管持股51%,長城國富持股19%,而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的持股降至30%。
自2009年收入長城資管麾下后,長生人壽便成為一家資管系險企,至今已經過去12年了。如今長城資管選擇轉讓長生人壽全部股權,也代表著兩家公司緣盡于此。
如果此次長城資管將持有的股權順利轉讓,這將成為長生人壽成長史上的第三次股權遷移。
股東對于公司的發展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知長生人壽的這筆股權后續將由誰來接手,長城資管對此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引進負責任、有實力的股東,促進長生人壽的長遠發展,維護全體員工的切身利益。
多年虧損難解,或迎人事大換血
盡管背靠全球知名壽險公司和國有資管公司這兩名強勁股東,但業績難以提升一直是橫跨在長生人壽前的一道難題。
自2009年長城資管入局后都沒能扭轉長生人壽虧損的局面,2009年-2015年,長生人壽合計虧損4.32億元。2016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0.02億元,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公司虧損面進一步擴大。據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長生人壽凈虧損4539.1萬元。
除持續虧損外,長生人壽的保費規模也呈過山車似變化。在長城資管加入后,長生人壽曾希望股東能為公司帶來銀行渠道資源并擴大規模。但12年來,長生人壽僅增開了北京、四川、河南、山東等四家分公司,整體經營效果也并不明顯。
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沒用后,長生人壽選擇轉型自救。2017年,長生人壽提出全面推進業務結構轉型,大幅削減理財型產品銷售,轉向保障型產品特別是重疾保障型產品。
此外,公司還定下了2019-2021年三年發展規劃。擬在三年內建成20-30家中心支公司、50-100家營銷服務部;大個險新單標保將分別達成3億元、5億元和7億元;同時13月繼續率持續保持在85%-90%;期末公司總資產將達到100億-150億元。
今年就是長生人壽三年規劃的收官之年,卻遭大股東“拋棄”,不知其當年定下的目標還能否順利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從長生人壽的高管團隊來看,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董秘等幾乎都來源于長城資管。3月30日,公司的董事長也由孟曉東變更為楊國兵接棒,且該任職資格已獲監管批準。
而這兩名高管均來自于長城資管,由此推測,在長城資管完全退出長生人壽后,公司的高管或將面臨“大換血”。
長生人壽也就此筆股權轉讓問題對《每日財報》表示,“此次股權轉讓的決定,是大股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監管要求和自身戰略規劃做出的,不會影響長生人壽既有客戶的權益”。
而對于公司虧損的真正原因、三年計劃能否完成以及股東更換后公司的高管變動和發展方向等問題,公司方面并未進行正面回應。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郜融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