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渝中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采取多種措施助推社會保障對象脫貧。
一是增加投入500萬元,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從每人每月38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幅度達9%。城市三無人員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4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85元。調整以后,全年預計低保金支出6600萬元,惠及1.2萬人。
二是增加投入197萬元,完善醫療救助制度。擴大救助范圍,將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177人納入救助范圍。調整救助標準,明確按照當年個人繳費標準給予資助參保,同時將普通疾病住院醫療救助比例統一提高10%。調整以后,全年預計醫療救助支出1900萬元,惠及8.5萬人次。
三是增加投入120萬元,修訂完善臨時救助制度。擴大救助范圍,將對象范圍擴大到戶籍地不在本區的常住居民、流浪乞討人員。細化救助標準,對低保等對象設置2萬元救助封頂線,提高可操作性。將街道審批權限由500元提高到1000元,提高工作效率。規范救助程序,要求街道、社區及時發現居民遭遇意外事故、患重病等情況,主動進行救助。調整以后,全年預計臨時救助支出600萬元,惠及2.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