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央行、住建部和財政部印發通知,決定自2月21日起將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統一調整為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執行。
此前,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按照歸集時間區分利率檔次,具體而言,當年歸集和上年結轉的分別按活期存款和三個月定期存款基準利率計息。此次調整后,公積金存款賬戶利率將提高至1.50%。
住建部等三部門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2014年年度報告》介紹,單位和職工每月應分別按不低于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繳存住房公積金,最高繳存比例原則上不高于12%。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均屬于職工個人所有。利息收益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按人民銀行規定利率向繳存職工計付利息。
“這次利率調高,相當于職工公積金賬戶利息收入提高了。”浙江省一區縣公積金住房管理中心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職工公積金賬戶在每年7月和12月會自動結息。”
數據顯示,2014年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人數為11877.39萬人,比上年增長9.19%。2014年末,公積金扣除提取后的繳存余額為37046.83億元,相比上年增長16.97%。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表示,如果2015年末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人數和公積金繳存余額按照上一年增速計,利差按照0.4%計,粗略測算全國職工住房公積金存款賬戶將增加利息收入約170億元,平均每名繳存職工增收約130元。
“這是只計算了上年結轉的部分,如果加上今年歸集的,收益還要更高些。” 高玉偉對記者表示。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利于保障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獲得合理存款收益,也有利于簡并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檔次,符合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方向。
央行負責人還表示,此次調整是住房公積金收益和繳存職工存款收益之間的再分配,不會推升整體利率水平。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則解讀稱,此舉可以刺激購房者更加充分利用公積金,央行還是在出招去庫存。“公積金存款利率按基準,其實是提升購房者存款利率,再加上之前由于降息導致的公積金貸款利率的降低,這意味著公積金貸款的存貸利差進一步減少,對于購房者來講,還款壓力可以進一步減輕。”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此次政策目的是減少公積金非購房提取,吸引公積金繳存職工減少提取率。但從這一利率變化看,影響非常小。
張大偉解釋稱,1.5%的收益依然低于CPI通貨膨脹率,所以對于低收入人群來說,公積金相當于是在貶值。非常低的收益率也就導致很多人想了很多辦法提取公積金。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2014-2015年國家重點是對公積金使用層面進行改革,2016年則兼顧公積金繳納層面的內容。此次政策允許按照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進行計算,相當于政府鼓勵工薪階層積極繳納公積金,并給予等同于理財性質的收益保障。
目前,住房公積金提取比例較高。前述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住房公積金提取額7581.96億元,占全年繳存額的58.52%,相比上年增長13.99%。其中,住房消費類提取和非住房消費類提取的比例為3:1。
和社保基金一樣,公積金也涉及到保值增值的問題。數萬億公積金的投資渠道只有三個個投資渠道:存入銀行、貸款收益和購買國債。
前述報告指出,2014年公積金委托存款利息收入404.96億元,委托貸款利息收入1081.92億元,國債利息收入6.08億元。扣除業務支出的差額,公積金全年增值收益為677.02億元。
“投資渠道狹窄,保值增值困難,‘肥’了政府和銀行,而苦了哪些只存不用的公積金繳存者。”南京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主任陳友華曾撰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