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末,《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稱《暫行辦法》)出臺,其中指出,在本辦法實施前設立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除違法犯罪行為外,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其整改,整改期不超過18個月。
監管意味著平臺的管理者需要迅速提升管理和運營水平,以滿足監管要求。或走向新生,或就此淘汰。
P2P平臺數量近兩年首現負增長 行業大洗牌或將開始
一直以來,我國P2P網貸平臺的數量都在高速增長,如今卻出現了負增長。日前,網貸之家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5年12月月報中指出,截至2015年12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為2595家,環比下降了0.65%,由于新上線平臺數量下降,問題平臺數量高企,增長速度近2年首次出現負增長。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互聯網金融千人會創始會長黃震在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自2015年7月18日出臺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后,P2P平臺都知道方向在哪里,部分平臺已經開始調整,調整不過來的就關閉了。
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對央廣網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季節因素,每到年底,不合規的平臺經營都將面臨巨大的兌付壓力,難以生存;另一方面,新規的出臺對于動機不純的行業新進者也是一個震懾,使得新增平臺數量減小”。
而中海微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潘世梁則認為,數量遞減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些渾水摸魚,打著互聯網金融大旗的偽P2P平臺因種種原因導致淘汰和倒閉是必然的。
網貸平臺將定位信息中介 讓“偽P2P”沒有生存空間
央廣網財經記者采訪了一些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他們普遍認為,《暫行辦法》的出臺是及時的,對行業起到利好作用。 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表示,實行客戶資金銀行存管制度,將促進互聯網金融平臺與傳統金融進一步整合,實現對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的有力補充。
魏薇向記者指出,此次《暫行辦法》再次強調了平臺信息中介的地位,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準確的信息服務。她表示,“作為信息中介,重點就是服務好資金和資產兩端的客戶,做好信息撮合。對于出借人,我們需要在做好信息披露的同時,根據出借人的特點(包括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等)為其提供符合其需求產品。對于借款人,要根據我們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幫助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同時,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促進實體經濟增長”。
黃震也認為,目前對P2P平臺的定位已經很清楚了,網貸平臺是網絡信息中介平臺,不是資金中介,也不能做信用征信,不符合監管規定的要轉型,以達到合規要求,想做擔保的平臺剝離出來另外去做擔保公司,想做放貸的去成立小貸公司。
“現在《暫行辦法》還在征求意見,怎么定、時間多長都不重要,重點在于是不是做的規范,是不是符合P2P本身的原意和要求”,黃震對央廣網財經記者說道,“因為P2P是一種新的互聯網技術,必須按照內在的要求來做業務,現在很多平臺打著P2P的名義,但實際上并沒有尊重P2P的規則。《暫行辦法》出來了以后,讓偽P2P沒有生存的空間,讓合規經營的P2P平臺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P2P轉型正在進行時 未來或加速兼并收購涌現幾大巨頭
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在接受央廣網財經記者的采訪時提出了自己對行業的預想,他認為,監管會加速大量平臺的死亡,優秀的平臺脫穎而出,呈現強者恒強的趨勢,優質資源將會集中到少數平臺的手中。吳文雄稱,“這些領先的平臺為了繼續擴大市場規模或補充產品線,很可能會通過資本的方式,對同行業或異行業優質的創業公司進行兼并或收購,未來或許會出現幾家大的巨頭”。
提到具體的轉型計劃時,吳文雄表示,加強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時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91金融正與廈門銀行合作,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基礎業務合作,為互聯網金融企業以及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業者建設第三方服務平臺,這也是國內首家“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合作的第三方全方位服務平臺。”吳文雄說道。
當央廣網財經記者提到未來P2P到核心競爭時,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都紛紛表示,創新和風控是競爭的關鍵因素。
“對于互聯網金融,在出借人用戶端,如何創新的發揮互聯網的思維,利用互聯網高效便捷的特點提升用戶獲取的效率、降低用戶獲取的成本是最重要的問題。而在借款人資產端,如何將互聯網和金融結合,創新風控體系和征信方式,提升風控效率降低壞賬比例是未來最核心的競爭。”魏薇這樣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