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跑馬圈地 險資躋身30上市房企前十股東
保險地產相互持股背后布局
安邦再度解囊,掃貨地產。繼78億港元收購遠洋地產20.5%股權后,隔夜安邦再度舉牌萬科,除此以外,安邦持股超過5%的地產公司還包括金融街和金地集團。而另一邊廂,房企也頻頻入股保險,在養老地產項目上一拍即合,同時也加大對金融全牌照的布局。
房企與資本的深度結合已成保險業發展的一大趨勢,跨界帶來的資源整合將豐富雙方業態和盈利模式,在二級市場之外謀求更多的投資機會。未來針對商業地產、產業地產的REITs可能為保險資金運作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本報記者 李致鴻 北京報道
導讀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表示,“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投資房企的行為,需要從保險資金在中長期資產配置上的嘗試去看待,這樣更有利于保險公司參與公司治理,甚至獲得分紅或者控股權?!?/p>
兩天三度出手,安邦保險似乎正在加速入股房地產公司。
12月8日晚間,萬科再發公告稱,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險集團通過其旗下安邦人壽保險、安邦財產保險、和諧健康保險及安邦養老保險合計持有公司股份55252.6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
安邦保險集團為和諧健康保險、安邦養老保險、安邦人壽保險以及安邦財產保險的主要股東,分別持有后者98%以上股份。
不僅如此,此前一天,在“寶能系”即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四度舉牌萬科并躍升至其第一大股東之際,安邦則悄無聲息地以77.8億港元收購遠洋地產約20.5%股份,躋身遠洋地產第二大股東。
無論是前海人壽,還是安邦保險,都僅是保險公司入股房地產公司的一個縮影。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上市(A股)的134家房地產公司中,前十大股東出現保險公司身影的房地產公司約為30家。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安邦保險、前海人壽等保險公司皆在列。
保險公司選擇
哪些地產公司?
萬科,已然處于風暴的中心,然而市場不曾預料,在華潤與“寶能系”的爭奪戰中,安邦保險會意外“闖入”。
對于原因,安邦保險8日表示,主要是出于對萬科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其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并結合萬科的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增持萬科股份的時間及具體增持比例。
一位券商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安邦保險此時入股萬科確實在意料之外,但股權投資和不動產投資始終是安邦保險較為青睞的投資標的,這一點在其以往的投資軌跡中便可窺見。具體到投資策略,安邦保險往往選擇的是規模、質地相對較好,估值相對合理,而且股權并不十分集中的標的?!?/p>
比如,萬科始終被認為是市值偏低的優質地產股,而且由于股權相對分散,其完善的治理結構更是被投資界津津樂道。
再如,遠洋地產在全國21個城市擁有約60余個分別處于不同開發階段的開發項目,截至2014年12月31日,按建筑面積計算的土地儲備已達約1988萬平方米,其中約89%位于一、二線城市。同時,遠洋地產公告顯示,此前的股權架構為中國人壽持股29%,南豐集團持股21%,剩下的50%為公眾持股,股權相對分散。
目前,除萬科、遠洋地產外,安邦保險還分別是金地集團和金融街的第二大股東。其中,金地集團股權相對分散,同樣作為估值偏低的優質地產股,且原有大股東福田投資的資本實力有限,始終是保險公司爭奪對象。
事實上,不僅是安邦保險連連與房地產公司牽手,保險公司入股房地產公司似乎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其中,中國人壽是較早借遠洋地產涉足房地產股權投資的大型保險公司。此外,中國平安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新華保險成為中國金茂第二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與安邦保險爭奪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都曾名噪一時。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梳理,目前,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安邦保險、太平洋人壽、泰康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珠江人壽等保險公司皆與房地產公司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
保險公司頻頻舉牌
意欲何為?
從保險公司對房地產業債權、股權的投資形式來看,盡管國家逐步放開保險資金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限制,但根據《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與《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的規定,保險公司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不得投資開發或者銷售商業住宅,這意味著保險公司更多是以投資者的角色分享房地產行業的成長收益。
對此,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首先,從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來看,保險資金必須尋找投資期限匹配且投資收益較高的項目;其次,保險公司入股房地產公司,可以對其日后養老地產投資有所鋪墊;而且保險公司本質上是希望通過房地產公司獲得更加豐厚的收益?!?/p>
不過,保險公司似乎并不滿足于此。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投資房地產公司的行為,需要從保險資金在中長期資產配置上的嘗試和實踐角度去看待,這樣更有利于保險公司參與相關公司的治理,甚至通過控制相關公司來獲得分紅或者控股權。不過,在二級市場上,只有選擇優質資產才可以長期持有,大規模資產才有承載量,最終以保證中長期資產的投資收益。”
另一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稱,“從實際影響力與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講,保險公司舉牌房地產公司尤其是成為其大股東后,保險公司對于被舉牌房地產公司的影響力勢必逐漸加大?!?/p>
對于保險公司的頻頻舉牌,一位上市房地產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一方面,保險公司的介入有可能使一部分房地產公司擁有相對充裕的資金,并且資金成本上低于同行,以獲得擴張的資本;另一方面,保險公司近期頻頻的舉牌也令房地產公司產生了隱憂,就是是否會在持續增持后對公司原有戰略造成影響。當然,一切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編輯 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