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城商行IPO潮涌 資本補充壓力日益凸顯
來源:財經時報 發布時間:2015-12-07 17:51:48
西安銀行11月23日召開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四項審議事項中,包含《關于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議案》、《關于授權辦理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具體事宜的議案》。由此,城商行A股IPO再次取得實質性進展。

實際上,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城商行陸續公布了A股上市意圖。江蘇銀行首發申請在7月獲得通過,已經登陸H股的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也重新計劃A股上市。隨著IPO的重啟,城商行上市潮也再次洶涌來襲。

然而,選擇此時上市的城商行IPO前景似乎并不樂觀。在經濟下行壓力和利率市場化的雙重擠壓之下,城商行的資本充足率捉襟見肘,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呈現雙升趨勢,在此背景下通過IPO提升資本充足率的設想或存隱憂。

城商行“扎堆兒”IPO

自今年7月1日江蘇銀行首發申請獲批,到經歷股市的一輪暴跌,再到如今的IPO重啟,城商行長達8年的A股上市等待或將迎來實質性進展。

證監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信息披露系統顯示,除江蘇銀行外,目前有包括徽商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和盛京銀行6家城商行,常熟農商行、江陰農商行、吳江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和無錫農商行5家農商行都在排隊等IPO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徽商銀行、盛京銀行已完成H股上市,而徽商銀行則在今年5月公告稱,擬在A股發行不超過12.28億股A股,并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完成發行。盛京銀行也于7月由董事會通過A股發行方案,擬申請在上海或深圳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A股,并且這一議案已通過股東大會審議。與徽商銀行和盛京銀行一樣選擇重回A股的還有哈爾濱銀行,而且哈爾濱銀行A股上市計劃已在股東大會上通過。

而謀求A股上市的銀行還遠不止這些。除近期宣布謀求IPO的西安銀行,河北銀行在今年8月的股東大會上宣布,將今年3月制定的H股上市計劃轉為A股上市。

10月21日,廈門國際銀行在官網掛出《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選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相關中介機構的公告》,征集有意向合作的上市相關中介機構。此外,作為西北五省存貸款規模最大的城商行,蘭州銀行的上市申報工作已由當地市政府推動。蘭州市政府6月27日召開常務會議討論,同意蘭州銀行啟動A股上市申報工作和有關增資擴股方案。

此外,國內城商行除了謀求A股上市之外,目前錦州銀行、青島銀行和鄭州銀行3家城商行正等待港交所的IPO批準。3家銀行希望通過在港IPO籌集20億美元。

資本補充“壓力山大”

受經濟“三期疊加”影響,商業銀行目前普遍處于收入結構調整、不良資產激增的情況,對于體量較小、業務模式單一的城商行而言,資本補充壓力更是不言而喻。

實際上,在西安銀行宣布準備IPO之前,西安銀行剛剛完成了增資擴股和股權變更,銀監會3月公告顯示,西安銀行已完成10億股30億元的擴張。此外,西安銀行6月16日還發行了20億元10年期固定利率二級資本債券。如此算下來,西安銀行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50億元的資本補充。通過增資擴股完成資本補充后,盡管西安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得以緩解,但由于其分行數量已經由2014年底的3家分行增至現在的5家,還有3家分行也已獲批籌建,因此,區域和資產擴展也導致資本補充需求的激增。

此外,廈門國際銀行的資本補充需求也十分迫切。數據顯示,2014年年底,廈門國際銀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60%、8.17%,較期初已經分別減少0.77個百分點和1.61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城商行密集籌劃上市跟銀行不良貸款的激增密切相關。數據顯示,9月末,上市銀行不良余額9080億元,環比增長6.9%,不良率1.52%。16家上市銀行中,除了寧波銀行(行情16.27 +5.86%,買入)不良率較年初下降以外,其他銀行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均出現雙升。而且多個省份三季度末的不良貸款率已突破2%,浙江、廣東、山東三省的不良貸款規模則已突破千億元。其中,浙江達到1778億元,廣東、山東則達到1410億元、1219億元,三省合計達到4400億元之多。

河北銀監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當地銀行業累計凈利潤532.08億元,同比減少19.54億元。廣東銀監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當地銀行業實現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前利潤1752.94億元,同比增長6.27%,實現稅后利潤941.31億元,同比下降9.97%。此外,山東、陜西、重慶、廈門也出現了類似情形。據各地銀監局統計,今年1至9月,山東、陜西、廈門三地銀行業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9.99%、9.78%和3.48%。局勢最為嚴峻的是重慶。今年三季度末,重慶銀行業利潤已下滑為負增長11.29%。剔除其他類金融機構后,商業銀行凈利潤更是同比負增長34.16%。

上市前景仍存隱憂

盡管目前城商行都在集體謀求通過IPO緩解資本壓力, 并希望借助上市來度過資產質量加速下行的“寒冬”,但考慮到當前資本市場的境況,城商行的上市似乎仍充滿變數。

據證監會11月12日披露,除了徽商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盛京銀行、常熟農商行、江陰農商行、吳江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和無錫農商行11家已反饋、受理的銀行,成都銀行雖然仍在排隊之中,但其IPO申請已處于中止狀態。

對此,徽商銀行董事長李宏鳴日前表示,鑒于目前國內金融情況,發行A股需要視國家政策而定,若近期不能成功發行A 股,為了滿足徽商銀行的資本需求,徽商銀行將考慮增發H股或優先股。

“地方銀行上市很緊迫,但是這么多銀行都指望上市救急也是不現實的。”業內專家坦言,即便江蘇銀行在年內能夠上市,在目前的行情下,后面排隊的銀行還需要做“持久戰”的準備。

利潤增速下滑、資產質量惡化,已是銀行業不可避免的趨勢,由此帶來城商行上市后的估值自然很難提升。以在港股上市的重慶銀行、哈爾濱銀行、徽商銀行為例,3家銀行H股截至11月16日收盤價分別為5.7港元、2.34港元和3.41港元,分別破發5%、19%和3.7%。其中重慶銀行上市后便破發,一度跌至4.65港元。

不僅如此,近兩年非上市銀行的股權交易也頗為冷淡,也直接影響城商行的上市前景。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平頂山銀行、江蘇銀行、河北銀行、大連銀行、寧夏銀行等近30家城商行股東發布股權轉讓公告。從2012年5月到7月間,先后有大連銀行4000萬股股權轉讓、南昌銀行7652.6萬股股權轉讓、北京農商行8.5萬股和580余萬股股權轉讓、徽商銀行約4億股股權轉讓,但4家銀行掛牌轉讓信息至今已滿3年,仍無人“接盤”。此外,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廈門銀行、寧夏銀行股權也未能完成轉讓。

?

新聞熱詞